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祖国在我心中》读后感

  来源: 读后感范文 

  《祖国在我心中》读后感600字

  去年暑假时,我和爸爸一起去武汉玩。我们来到黄鹤楼,这大门前伫立着两只铜仙鹤。铜仙鹤后面是。古黄鹤楼有三层,计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新楼由国家重建黄鹤楼工程于1981年破土动工,1985年6月11日建成开放。想到这些,我想起了诗人崔颢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里有《孙权筑城》和《周瑜设宴》两幅壁画。登上五楼时,爸爸把我抱上栏杆上坐着,我看到了龟山电视塔和蛇山,看到了祖国的大好山河。那些在走动的人们,在我眼中,只是一个个黑点在移动。现在,我终于能感受到了诗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

  这时,我也想到了祖国经过的沧桑,经过的屈辱。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都辱骂我们中国人为“东亚病夫”。现在,2008年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这圆了我们好几代人的梦想,足以能够证明我们不是“东亚病夫”。

  每当我翻开中国历史,当我知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时后,我不紧心潮澎湃。从神州七号飞天到嫦娥揽月成功,我不禁热泪盈眶。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小学学生,我认为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来长大了一定要为祖国效力,让我们的祖国变的更美好。

  现在,我们中国是一只已睡醒的雄狮。wWw.330011.cOm她从风雨中走来,向彩虹走去,我们可爱的祖国,从来没有过想今天这样,光彩照人,朝气蓬勃。我想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祖国在我心中读后感

  祖国在我心中读后感500字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

  给我肤色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尽管在乡村,还有辍学孩子渴望的目光;尽管在城镇,还有下岗女工无奈地诉说,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冲破旧的观念,旧体制的束缚,迎来新世纪磅礴的日出!

  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我的话语多得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祖国吉祥,吉祥祖国。


祖国在我心中读后感

  祖国在我心中读后感600字

  五千年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中华民族曾有过向世界开放,国力强盛的汉唐辉煌,也有过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的近代耻辱。前进的道路充满艰辛,但艰辛蕴寓着希望。如今走向世界的中国,脚步迈得更加坚定、更加铿镪、、更加豪迈。民族复兴,指日可待;中华腾飞,势不可挡。

  回眸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我们的祖先曾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大开放迎来大发展,四大发明曾一度是我们的自豪。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思想僵化。中国脱离了世界,世界甩落了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枷锁,东方巨人,你怎么了?东方巨人,你为什么不怒吼?//“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平地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辉煌的前景向我们走来。“抗美援朝报国仇,万隆会议结朋友。大庆石油奏凯歌,两弹一星显身手。”自力更生,内强国力;五项原则,外接友邻。新中国以不屈的自尊,独立自主,攻破坚冰。以崭新的姿态,和平共处,走向世界。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在联合国庄严升起。

  历史给我们以启迪: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未来给我们以召唤: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胸怀宽广,博采众长,才能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明天我们就是祖国的栋梁。祖国永驻我心,我心属于祖国。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301/9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