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忏悔录读后感

  来源: 读后感范文 

  《忏悔录》读后感2000字

  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是 卢梭先生最激励我的一段话,他直接写出了他的心声,他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那个时代真正的他还有那个时代一个普通人民所有的压力。

  上帝造人的时候,给我们一双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审视内心的智慧之眼则是这颗忏悔的心。如果说读蒙田让我心灵安详闲适,读卢梭则使我悲天悯人。卢梭觉得前辈作家蒙田还坦白得不够,他说蒙田虽然也讲了自己的缺点,却把它们写得相当可爱。看起来像是自责,但是却是自赞。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警句:“没有可憎的缺点的人是没有的。” 在忏悔录里,他写了他的吝啬,他的偷盗习惯,他对朋友的背叛,他说的谎行的骗。

  由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他有条件在这部自传里展示一个平民的世界,让我们看到十八世纪的女仆、听差、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以及卢梭自己的平民家族:钟表匠、技师、小资产阶级妇女。把这样多的平民形象带进十八世纪文学,《忏悔录》就是这样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激烈冲突的结果。wWW.330011.cOM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它首先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一种高昂的平民(读书笔记 www.duhougan.com)精神。 《忏悔录》中那种平民的自信和骄傲,主要还是表现在卢梭对自我形象的描绘上。他在那个充满了虚荣的社会里,敢于公开表示自己对于下层、对于平民的深情,不以自己“低贱”的出身、不以他过去的贫寒困顿为耻,而宣布那是他的幸福年代,他把淳朴自然视为自己贫贱生活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他骄傲地展示自己生活中那些为高贵者的生活所不具有的健康的、闪光的东西以及他在贫贱生活中所获得、所保持着的那种精神上、节操上的丰采。

  卢梭在《忏悔录》中写十八世纪这个阶层的精神状况、道德水平、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在这里,卢梭致力于发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淳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亲切宁静的柔情描写得多么动人啊,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他笔下的农民都是一些朴实的形象,他遇到的那个小店主是那么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许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在他店里骗吃了一顿饭;他亲密的伙伴、华伦夫人的男仆阿奈不仅人格高尚,而且有广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干;此外,还有“善良的小伙子”平民乐师勒·麦特尔、他的少年流浪汉朋友“聪明的巴克勒”、可怜的女仆“和善、聪明和绝对诚实的”玛丽永,他们在那恶浊的社会环境里也都发散出了清新的气息,使卢梭对他们一直保持着美好的记忆。另一方面,卢梭又以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追述了他所遇见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中的各种人物,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个不断向贵妇们献殷勤的小猴子”;教会人物几乎都有“伪善或厚颜无耻的丑态”,其中还有不少淫邪的色情狂;贵妇人的习气是轻浮和寡廉鲜耻,有的“名声很坏”;至于巴黎的权贵,无不道德沦丧、性情刁钻、伪善阴险。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来得高尚、优越,他曾说 “只有在庄稼人的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廷臣的绣金衣服下面,才能发现有力的身躯。装饰与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这种对“布衣”的崇尚,对权贵的贬责,在《忏悔录》里又有了再一次的发挥,他这样总结说:“为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多的好人,到我年纪大了的时候,好人就那样少了呢?是好人绝种了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会阶层已经不再是我当年遇到好人的那个社会阶层了。在一般平民中间,虽然只偶尔流露热情,但自然情感却是随时可以见到的。在上流社会中,则连这种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们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虚荣心的支配。”卢梭自传中强烈的平民精神,使他在文学史上获得了他所独有的特色,法国人自己说得好:“没有一个作家象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卓越不凡。”

  他告诉读者,他从自己那充满真挚温情的平民家庭中获得了“一颗多情的心”,虽然他把这视为“一生不幸的根源”,但一直以他“温柔多情”、具有真情实感而自豪;他又从“淳朴的农村生活”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心里豁然开朗,懂得了友情”,虽然他后来也做过不够朋友的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友情与功利之间选择了前者,甚至为了和流浪少年巴克勒的友谊而高唱着“再见吧,都城,再见吧,宫廷、野心、虚荣心,再见吧,爱情和美人”,离开了为他提供“飞黄腾达”的机遇的古丰伯爵。在他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

  他过着贫穷的生活,却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他很早就对读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即使是在当学徒的时候,也甘冒受惩罚的危险而坚持读书,甚至为了得到书籍而当掉了自己的衬衫和领带。他博览群书,长期的读书生活唤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形成了他高出于上层阶级的精神境界。

  他处于反动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却具有“倔强豪迈以及不肯受束缚受奴役的性格”,敢于“在巴黎成为专制君主政体的反对者和坚定的共和派”。他眼见“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对压迫他们的人”又充满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鼓吹自由,反对奴役,宣称“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的”。他虽然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并且在这个国家里受到了“政府、法官、作家联合在一起的疯狂攻击”,但他对法兰西的历史文化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对法兰西民族寄予了坚强的信念,深信“有一天他们会把我从苦恼的羁绊中解救出来”。

  他对爱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间真诚深挚的情感,特别重视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应该包含着人类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深挚、持久、超乎功利和肉欲的柔情,有时甚至近乎天真无邪、纯洁透明,他恋爱的时候,感情丰富而热烈,同时又对对方保持着爱护、尊重和体贴。他与华伦夫人长期过着一种纯净的爱情生活,那种诚挚的性质在十八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他与葛莱芬丽小姐和加蕾小姐的一段邂逅,是多么充满稚气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青春的气息!他与巴西勒太太之间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样温馨而又洁净无瑕!他与年轻姑娘麦尔赛莱一道作了长途旅行,始终“坐怀不乱”。他有时也成为情欲的奴隶而逢场作戏,但不久就出于道德感而抛弃了这种游戏。他是十八世界里那个黑暗社会压迫下生活的万千普通人民的一个缩影,他不是最惨的,但是,他的遭遇一样令人同情。读《忏悔录》这一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卢梭,品《忏悔录》这杯酒,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


《忏悔录》读后感

  再没有比《忏悔录》更能体现出记忆和期待之于幸福的意义的了。在本书的开头,奥古斯丁点明了贯穿全书的两大主题:寻找自我,寻找上帝。人之所以悲惨,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自我,而之所以失去自我,乃是因为失去了上帝;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在寻找上帝的过程中发现真正的自我。 记忆和期待的意义就在于,只有通过记忆和期待,人才能实现这一双重的寻找。实际上,这双重的寻找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人和上帝的关系。这不仅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心灵乃是上帝的形象。只有认识到人和上帝的关系,才能理解作为人和上帝之中介的心灵——上帝的形象;而心灵作为上帝的形象,恰恰就是人最真实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忏悔录》的写作目的,就是在自我身上寻找上帝的形象。

  如何寻找?既是通过记忆,也是通过期待。奥古斯丁对自我的记忆,不 (读书笔记 www.duhougan.com) 仅追溯到常人无法记得的幼年,甚至提出“在出生之前,自我是否存在,存在于何处”的问题, 而且通过对生平的追忆,奥古斯丁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自己身上的罪性,以及向善、向恶的两股力量作为对立的意志在他心灵内部的长期争斗。他认为,从婴儿时期开始,人就充满了罪性,终其一生都无法彻底摆脱;然而同样真实存在的,是一种不断求善的意志,要求人朝向上帝,按照上帝的诫命生活,同自己的罪性斗争。对生平的记忆,就是为了不断确认这股引人朝向上帝的力量;而记忆不仅要追溯到生命的初始,甚至要越过生命,往生命之前无限延伸,就是因为这股力量最终来自先于一切生命的上帝。其实,这股向善的力量就是内在于心灵的上帝形象,它是上帝在创造人的初始所赋予人的恩赐。在《忏悔录》的每一章开始叙述或者讨论之前,以及在全书行文的各处,都充满了奥古斯丁对《诗篇》的引用。布朗(Peter Brown)在他撰写的传记《希波的奥古斯丁》中指出,《诗篇》的祈祷语言,是奥古斯丁所能找到的,能够表达他写作《忏悔录》的深沉动机的唯一语言。而祈祷语言所呈现的正是一种期待的姿态。奥古斯丁的记忆和忏悔,始终处在一种朝向上帝、朝向永恒幸福的期待的指引之下;《忏悔录》的全部写作,都在这种期待中获取力量。属尘世的记忆和期待之所以显得虚无,是因为所记忆和所期待的,顶多是短暂而相对的善好;更不用说,如果记忆和期待的对象是罪的快感给心灵留下的影像,那么人将在时间中彻底沉沦,无法摆脱罪的习惯对心灵的桎梏。但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却不同,因为这时记忆和期待的对象乃是最为真实的存在——上帝。上帝是比人的心灵更加内在的本质,是比人的自我更加真实的自我。在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把时间中的人和永恒的上帝联系起来。在对永恒上帝的记忆和期待中写作《忏悔录》的奥古斯丁,虽然仍然处于时间之中,但是他难道不是真正幸福的吗?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不幸的根源在于失去上帝和自我,幸福的关键在于重新获得上帝和自我,而这又以理解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为前提。记忆和期待之所以能够指向幸福的实现,就是因为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是自我和上帝最为恰当的关系。记忆上帝,意味着承认上帝是先于自我的创造者;期待上帝,意味着认识到上帝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善好。而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人的心灵是上帝的形象,拥有和上帝相似的三位一体,其中,对过去的记忆对应于人的存在,对现在的关注对应于人的理性,对未来的期待对应于人的意志或爱。人的堕落在于其三位一体朝向了错误的方向,而人的得救在于他对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存在、理性和意志并不是心灵具有的三个功能,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心灵的不同描述。犯罪后的人背离上帝的后果既体现为存在于时间中的虚无处境,也体现为理性的孱弱,更体现为意志的错误追求。因为心灵的整体堕落,人的存在是悲惨的在死,人的理性无法把握时间的本质,而人的意志无法朝向真正的善好,反而沉迷于尘世的善好甚至罪的快乐。而人的得救,则在于心灵恢复和上帝的关系,从爱尘世、爱自己转向爱上帝,从理性的骄傲变成真理面前的谦虚,而人的存在也将由时间中的虚无转变为朝向永恒的幸福。

  通过正确的记忆和期待,人能够在他身上找到上帝的形象,也就是人的三位一体。而人对他的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则能够恢复他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真正的自我。和古典思想一样,奥古斯丁也要面对“认识你自己”的问题,然而奥古斯丁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却和古典思想迥异。苏格拉底在执行神谕后得出的结论是,人其实没有什么知识,只能带着无知之知的谦虚不断地追求智慧。事实上,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并没有正面回答“自我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古典思想那里,远远没有在奥古斯丁身上这样复杂和迫切。追求智慧的无知之知,体现出人的自然在于理性,从而运用理性的爱智便是最高的生活境界。 但对于奥古斯丁来说,理性,连同人的心灵本身,都不是人的本质。人的真正本质是高于人的上帝,只有认识了上帝并理解了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人才可能真正“认识他自己”。幸福不在于追求智慧的理性活动,爱智的生活只有在爱上帝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通过上文对时间问题的讨论,我们已经触及奥古斯丁的思想和古典哲学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源,正是在于双发对真正的幸福持有不同的理解,而这又集中反映在双方对“认识你自己”这个问题的不同回应之中。我们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性的地位。古典思想发展到古代晚期,呈现出强烈的宗教化趋势,这在普罗提诺和波菲利的思想中体现得极为明显。然而,无论怎么宗教化,古典思想仍然坚持理性至上的原则。从根本上讲,普罗提诺的太一不过是对于最高的理性原则的宗教化表达而已;波菲利虽然诉诸各种巫术和魔法以求实现灵魂的解脱,但他从来没有把这些非理性因素纳入其哲学体系,而是承认没有任何学说能够解救人的灵魂。 与此相反的是,奥古斯丁认为,在超越理性的上帝面前,理性的意义是相对的;而在堕落后的人类身上,理性的能力更是极其孱弱。要想获得幸福,除非通过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记忆和期待虽然属于人的理性心灵,但是所记忆和期待的对象,却是超越理性的上帝;此外,在奥古斯丁对人的三位一体的阐释中,心灵中的理性对应于时间中的现在,与能够记忆和期待上帝的其他两个位格(记忆和爱)相比,它恰恰是最容易背离上帝,导致骄傲的原罪的。《上帝之城》对古典思想的全部批判,都可以看作是对这种背离上帝的骄傲理性的批判。奥古斯丁当然不是德尔图良那样的非理性主义者,然而理性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确实不是最高的原则,它必须接受信仰的指引;正如生活在时间中的人,只有在回忆和期待着上帝的前提下,他的现在才可能是幸福的。


忏悔录读后感

  昨天晚上粗略的看了卢梭《忏悔录》的第四章,大致讲了他四五年的漂泊生活。他是勇敢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做过的违背道德的事情。不是伪善者。这一章的景色描写很动人,发生的事情也十分有趣,看过之后,心中有浓浓的满足感。这便是名著的魅力吧。

  有一晚他睡在欧洲的某条河边,看着对面的魅力的梯形花圃,气温刚好,他睡了难得的好觉,没有温床,却有大自然的美景陪伴,美哉。

  他很喜欢周末去大自然中去赏美景。或者欣赏,或者咒骂自己的生活。

  第五章的开头他写道:“就我这个年岁而言,我的智力比较地发达了,但判断力却欠缺些,我非常需要有人教我如何为人处事,因为几年的经验并没能够彻底根治我那浪漫的幻想,而且,尽管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但我仍旧不很了 (读书笔记 www.duhougan.com)解世事人情,好像我并未从苦难中得到什么教益似的。”

  (一段小语言: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

  从寒假到上个月中旬,差不多历时三个月,终于看完了卢梭的自传《忏悔录》以及《忏悔录》续篇《漫步遐想录》,前者是卢梭在面对污蔑诽谤时极度渴望的自我辩护,而后者则是这料,人生总会有林林总总痛苦和烦恼,在这个路途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为什么活。幸福的、痛苦的、愧疚的、愤怒的;自我、友谊,这些都关乎生活、关乎人性、甚至,关乎灵魂。位伟大思想者在生命的最后路途的浅浅悲鸣。看完两本书的总体印象是:人生的事谁也无法预料。

  一、卢梭的童年

  童年总充满美好的回忆,我们差不多每一个人都会怀念自己的童年,而卢梭在《忏悔录》第一部里也无限追忆自己的童年。出身于工匠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使出身丧母),大量的阅读增长了他的知识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弄坏了朗拜尔西埃小姐的梳子;种柳树。在前一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卢梭身上有代表着所有孩子的特征——“魔鬼般的倔强”,他在被逼问时“毫不动摇,我宁可死”(P16),每一个孩子身上似乎都有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强、执着、不屈不挠地坚持自己的信念,维护自己的清白。这种性格我也曾经有过,并且在许多孩子身上看过,电影《晨曦中的小女孩》中的小姑娘在面对后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待不是自己亲身孩子的残酷时所表现出来的抵抗、宁死不屈的“魔鬼般倔强”也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我相信,吃软不吃硬是每个孩子的共性,如果你想用“暴力”让他屈服,那么失败的往往是心软的父母。“一个儿童在平常生活里性情腼腆温情,但在激情奋发的时候却是那么激烈、高傲而不可驯服。”(P17)他们小小的心灵里有着自己的秘密的精神世界,而且是一个极为丰富的世界,成人的世俗老练思维是探取不到属于他们的这个纯真、新奇、熠熠生辉而又充满创造性的神秘世界的,即使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成年人的思维世界也没有他们的可爱、丰富。而在种柳树这件事上,我们又看到了小孩子的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给柳树偷偷偷渡胡桃树的水分,挖出一条以为别人绝不会发现的“地下水道”,这么富有创意和趣味的一个事,也只有小孩子才会做得出来,成人是想不到这种“伟大的工程”的。在小孩子的眼中,布娃娃都是有生命的,万物有灵。

  至于卢梭所说到的对朗拜尔西埃特别的感情我觉得蕴含了一种恋母情结。卢梭出身丧母,在父亲和姑姑的抚养中长大,自然对这样一位“有母亲般慈爱,还拥有母亲般的权威”的老师有着更复杂的感情,渴望被关注、被爱是每个人的天性,尤其是缺乏安全感的小孩子,因此,朗拜尔西埃小姐打他的时候他产生了快感。卢梭很大可能是这样的情感需要,至于后来与华伦夫人发生关系后所表现的出来的负罪感大都是这种情感混在其中。此外,性早熟也是卢梭存在的,对于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来说,书本早已对他的心智启了蒙,这也许是他特殊心理形成的原因吧。

  卢梭在《忏悔录》中的大胆坦率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德烈·莫洛亚为1949年法国勃达斯版<忏悔录>写的序言》提出了这样观点:

  但是这里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这种坦率的目的是引出卢梭在性的方面的态度和表现而已,而这方面的坦率恰恰又是某种形式的暴露癖。写自己乐意去做的事,这就使他的放纵行为有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自己也因而感到分外快乐。在这一题材方面所表现的恬不知耻使那些和他是难兄难弟、共染恶习和一丘之貉的读者同他建立起密切的关系。(P626)

  事实是什么,除了卢梭,没有人知道,大家从心理学等等方面猜错也是挺有意思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应该可以深入解剖,可惜我还没有机会去阅读相关书籍。

  二、卢梭当学徒时的逃跑

  很明显,卢梭的逃跑,离开家乡,并不类似其他小孩的离家出走,其他小孩的离家出走是叛逆期的最具诱惑性、冒险性、带有惩罚父母高压政策的勇行,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声行动抗议,宣告自己已经成年,有自己的思想,最终多数是以孩子们的胜利告终。而卢梭是彻底要逃离当学徒的打骂了,当然其中也有让他父亲担心的理由,在忏悔录中他后来也是提到其父亲只追他到半途,语气里的委屈也是有的。但他是一个冲动性的人,“当我由于空间而计划逃跑的时候,心里有多名凄惨,但是在一旦实行这一计划的时候,心里反而觉得十分惬意。”(P41),逃跑终于让卢梭“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了”(P41),而从这可以看出,卢梭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自己讨厌的事物,他的这份勇气也预示了他将来面对所有责难时的坚强。追求自己信念的他得罪了敌人、朋友,但他也毅然走下去,坚持自己的信仰,伟大的思想家总在磨难中产生。

  三、卢梭与戴莱丝

  戴莱丝·勒·瓦瑟陪伴了卢梭差不多下半辈子,这位做洗洗缝缝工作的善良女人虽然没有太多的智慧,卢梭却“第一次看见这个姑娘出现在餐桌上的时候,就特别注意她那种淳朴的风度,尤其是她那活泼而温柔的眼神,我觉得是无以伦比的,”(P311)卢梭与戴莱丝有没有真正的爱情?这种爱情维持了多久?这种爱情最终化为了亲情?这些都很难说,起码在《忏悔录》里面没有详细的说明,仅仅是卢梭单方面的描述是很难下结论的,只有当事人戴莱丝才有发言权。

  卢梭也说:“我最初的用意还是想给自己找一种消遣。”P314“说到底吧,我需要有人来接替妈妈:既然我不能再跟她一同生活了,我就需要有个人来跟她的学生一同生活,并且我能在这人身上发现她曾在我身上发现的那种心灵的质朴与柔顺。”(P314)人总是渴望幸福的,卢梭也不是怪物,戴莱丝给了他无限的家的幸福和帮助,为其生了五个孩子,在每一次“逃亡”时留下了整理衣服、书籍,晚年照顾疾病缠身的卢梭等等。在《忏悔录》里我们可以知道卢梭的想法,但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个善良的女性的思想一无所知。卢梭在《漫步遐想录》中追忆华伦夫人(没写完就猝然而逝),却没有写到戴莱丝(卢梭在那时已经与戴莱丝结婚),只用我的妻子称呼了。

  在此书里,我们只知道卢梭自己眼中的自己,别人眼中的卢梭是怎样的,却不知道。卢梭与伏尔泰、狄德罗、格里姆、以及诸夫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当时思想混乱、条理不清晰、急于为自己辩护、有精神错乱倾向的卢梭没法给我们详尽的描述,要真正评价这位伟大思想家,需要参考的书籍还有很多,但卢梭在法国历史上、文学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拉·罗什把她(戴莱丝)带到府里来了,什么话也不对她说,她原以为我已经走远了,一看到我,她就一声尖叫,扑到我的怀里。啊!友情,心灵的契合,习惯,亲密!在这甜蜜而又惨痛的一刹那间,我们在一起度过了那么多幸福,温馨,安谧的日子全都涌上了心头,使我在近十七年几乎没有一天不形影相随的生活之后,更深切地感到第一次别离的锥心之痛。(P546)

  四、卢梭与自然

  无疑,自然成了卢梭最好的朋友,成了卢梭最后的精神栖息地。在《漫步遐想录》中这种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现实生活中受尽人情苦难的他,在自然中寄托了自己的精神思想,自然不会抛弃他,不会背叛他,不会暗中中伤他,在自然的怀抱中他有无限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自由地散步、自由地思考,没有人给他压力,也没有人限制他。人世是如此的可怕,他很自然地选择了逃避作为保护自己的手段,况且当时他也不得不“逃避”。在发表了《爱弥儿》后到处被通缉、如丧家之犬一样从这个地方被赶到那个地方,无知的小民用石子砸他的房子,在经过种种的迫害和不被谅解后这位思想的先驱者终于感到他的“一切努力全都归于无效,徒然自苦而一无所得,于是决心采取唯一可取的办法,那就是一切听天由命,不再跟这必然对抗”(《漫步之一》),从而得到了内心的安宁。卢梭在“和谐的大自然的抚慰下,处于心旷神怡的境界中,陶醉于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感到自己同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跟整个自然打成一片。”(徐继曾语)可以说,卢梭站在了世俗之外、自然之中思考人生,他对人生的淡然有一种来自一种道德的、理想的、形而上的优越感,看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到死亡“天下”却什么都带不走。看到世人为利益斗得伤痕累累,却忽略了品味幸福和快乐,卢梭自然就把他们当作舞台上的角色,蔑视世人、也悲悯世人。卢梭站在自然中与上帝同在,他在与上帝的高度上观看人生的过过往往,他与自然之神同在了。

  自然陶冶着卢梭,给他安适处,给他养分,而卢梭也深爱着时刻保持本色的、宽容的博大的自然。这种寄情山水的情怀在中国魏晋时就出现了,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卢梭“出世”了。但卢梭真的忘却了世间所有的事吗?答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了。

  “有一切理由这样想:卢梭在人类思维存在缺点所许可的限度里说出了真话——他的真话。”(P634)

  注释:

  忏悔录/(法)卢梭著;黎星,范希衡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漫步遐想录/(法)卢梭著;徐继曾译——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302/10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