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3000字 >> 正文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来源: 读后感3000字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3000字

  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一教育专著,收获极大,书中的许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本书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点燃了一盏明灯,也为我能走出“教育误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树立了信心。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更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个老师想做到最好,对孩子、对教育事业的爱便是那深深的基石。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一、纯真的爱心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Www.330011.COM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学生们如何爱别人。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二、真挚的情感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曾经班里有个同学,骂人、恶作剧、作业经常不做,上课经常迟到和做小动作,批评教育他当耳边风,嘴上说改,事后还是屡屡犯错,真让人头疼。在一次劳动中,我发现这个学生劳动起来竟那么积极,不怕脏不怕累。我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还让他当了个劳动委员,负责卫生区的清洁。回家后他把我表扬他和当卫生委员这件事告诉他妈妈,说老师多信任他,让他做了卫生委员,这是他从来没有当过的。不过我私下里又把他叫到一边,指出他的许多不足之处,最后我还充满信心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教育他,这样在表场之后批评,他进步了很多,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其实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后来他变了许多,纪律明显好转,作业也完成了,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向同学请教,再后来他以可喜的成绩考上了中学。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三、尊重学生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最好的教师要给学生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读书笔记 www.duhougan.com)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爱学生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外因,学生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实践中的许多事例使我感受到: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做最好的老师,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古人韩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热爱你这位老师,才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才会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四、关心了解学生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做最好的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不应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学生生病,轻轻关心几句,为他送上一杯暖暖的开水,学生是不会忘记你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爱,我想没有的比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做最好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还要深入了解,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种接触点就好像是“心窍”,是个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师传授爱的门路。借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去了解、接近和吸引学生,在平等、和谐中了解学生,获得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这是沟通和传递情感的渠道。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往往是通向他们心灵的“捷径”,老师“投其所好”也是爱学生的一种方法。教师要教育学生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要经常深入班级,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五、面向大多数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但教师只有一个,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这就必须调动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关心使学生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做最好的教师,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对优秀学生偏爱,对后进生另眼相待。教师对优秀生要严格要求,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十几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懂得,教师爱学生,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如果学生从来不向他们信任、爱戴的老师敞开心扉,学生的心灵之门打不开,那么教育就无法进行。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学生向他的老师敞开心扉,是一个彼此促进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学生只有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灵窗口,才能让班主任更清楚地了解他们奇妙的世界,沟通心灵,教育工作必然会事半功倍的。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的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爱,是启动班主任自身内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爱,是创设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瑰宝。对学生热爱、理解、尊重、关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师的爱通向学生的心灵。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做最好的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们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地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个学生时,学生的心定会融化在师爱中,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愉快地接受教育。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来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3000字

  “做最好的家长”,这是普天下每个家长的心愿。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不例外。虽说从教多年,自认为很了解孩子的心理,可毕竟当老师与当家长是有差别的,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也令我一筹莫展。

  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家长呢?跟随李镇西老师走进他“最好的家长”世界,让我豁然开朗,从中也体会到作为一位优秀的父亲把一位普通的孩子培养成材那是一条不平坦的路。通读下来,书中的每一件事例都在向我们阐释着:对待孩子的错误,宽容的心态比斥责更重要;孩子考试失败,呵护孩子的学习信心比批评更重要;关注孩子的分数,不如关注孩子的幸福指数更重要;面对学习压力,让孩子感受求知的快乐更重要;面对物欲浮躁,培养孩子的书香气更重要。对孩子的缺点,有时需要轻描淡写。面对孩子的优点,需要用放大镜来观照。要鼓励孩子勇敢地抛头露面,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合作,让孩子知道:帮助别人的人最快乐,善良的人最美丽。读罢此书,心中有万分感慨,写出几点体会,和大家共勉:

  一、做终身教育者

  本书中,李教授告诉我们“家长也是教育者”,“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我们教育子女的同时子女也在教育着我们,而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身份既是家长,又是教师,而我体会最深的,绝大多数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便万事大吉,教育孩子的事便完全推给了老师,还美其名曰交给老师我们放心,只要是为了孩子好,要打要骂随便,决不袒护,绝对支持。在座的同仁,想想自己从孩子入学起是不是也加入了这些家长的行列中,而自己却浑然不觉呢?读此书后愧疚自己是在推卸责任。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块尚需雕琢的石头,需要家长的辛勤劳动,需要老师的支点、挖掘,才能成就一件惊世作品。

  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长要养育孩子,不仅养孩子,而且还要育孩子。不仅管衣食住行,而且管怎样成长。养育从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就开始了,我们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我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教育着孩子。怎样穿衣,怎样与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的事,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表示痛苦和愤怒……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不知不觉中担任着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一起成长。我曾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男孩捡起妈妈扔在地上的香蕉皮,喊到:“妈妈,你不是告诉我把果皮扔到垃圾箱里吗?你怎么扔到地上了?”;在拥挤的公汽上,孩子把母亲费劲挤来的座位让给老奶奶,却迎来母亲异样和责怪的目光……不知道此时此刻你的想法是什么,但我曾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这样做,一定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这才对得起教育者这个称呼。

  二、民主的家庭教育  民主的家庭教育意味着尊重孩子的心灵世界,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需要这种尊重,同时更需要保护孩子的个性。从人才学的角度讲,越有个性的人,将来越具有创造性。尊重孩子的心灵世界,应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这里的“精神空间”主要指孩子的“秘密”甚至“隐私”。孩子在进中学后不愿意让父母翻书包、看日记、拆信件,总是想有自己的空间,此时家长更想迫切地了解孩子,害怕他们有什么秘密或者早恋等问题,其实孩子们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秘密”,只不过是出自人的精神本能想独享一份“心灵自由”罢了。家长们应该为孩子的长大高兴才是,而不能以粗暴的方式去践踏孩子的“神圣领地”。如果家长尊重孩子的心灵世界,这种尊重是发自内心的而非故作姿态,孩子也许会把你当作朋友并向你敞开心扉。

  尊重子女的心灵世界,还应宽容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越长越大,脾气却越来越犟,“逆反心理”使许多家长产生了苦恼。当父母和孩子闹矛盾时,家长往往都用“对着干”“不听话”“蛮不讲理 ”“顶撞”来形容。我的孩子才小学六年级,有的时候你说了一句,没等说第二句,她马上不耐烦地说:“停!”或者“知道了,不用你说了”。面对孩子的“逆反”这怎么办?李老师的做法是“冷处理”,尽量避免和孩子正面冲突。大家心平气和之后,再坐在一起沟通。如果是孩子错了,他必然会向我们道歉,但是如果是家长错了,也得向孩子道歉,有的家长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其实勇于承认错误,特别是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其意义已不仅仅是避免对孩子的伤害和正确维护家长的威信,更在于率先垂范地对孩子进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意识教育。人格是无声的教育,家教尤其如此。

  比如一个周三的下午,孩子早放学回家,因为把钥匙落在学校,而一直站在外边。等我回到家时,她已经在外边站了将近一个小时,当时我就大声吵嚷到:“你为什么在外站着,不去单位找我,你不知道外边冷,时间宝贵吗?”孩子毫无表情,只是低声到:“我也不知道你在那儿呀?”……接下来是我的振振有词,讲了一堆大道理,人家没理你,我气着说:“你在外边反省吧!”随后关上了门。等到晚上,检查作业时我发现了她以“一件委屈的事”为题写的一篇文章,看过之后我也反省了一夜。经过一天一夜的思考,第二天晚上下学后,我们俩坐在一块谈起这件事,通过交流解开了我们之间的误会,我为不应该不问是非就乱发火而向她承认错误,她也说自己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有事一定给家长打电话或到单位找家长;通过交流也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此时的我才偷偷地长舒了一口气,真的是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应该和孩子经常交流谈心,共同进步。

  民主的家庭教育意味着以平等培养平等,家长对孩子的平等态度源于当父母的一颗童心,即使我们不再年轻,也应该学会并善于拥有一颗童心,也应该多和孩子在一起学习、游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配合动作,都会让孩子们高兴至极。就拿今年的五月节来说吧,在南湖一角,一个彩绘摊床吸引了我们,我们俩也好奇地选择了一个女娃笔筒制作起来,着色时我们俩有时为了上什么颜色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也会心有灵犀,一拍即合,忙碌中我们乐不思蜀,幸福无限,更让我感到了母女共同合作的快乐!这件事给我很大触动,检讨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合格。所以每当空闲时我就陪她下下五子棋,或者去散步购物,从而收获更多幸福和快乐!

  三、树立自信心

  考试是我们每个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李老师一直都对女儿怀着一颗平常的心。在女儿取得好成绩时,李老师不是像我们众多家长那样对孩子说:“不要骄傲,希望下次考出更好的成绩!”而是对女儿说:“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李老师从内心不把女儿当天才,这并不是李老师不看重孩子的学习。他总会在女儿取得进步时给予鼓励,还注意对孩子学习态度的培养,教育女儿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只跟优秀的同学比,要和自己比。就算做一个普通的人,也应该是许许多多普通人中最好的一个。

  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也摆脱不了世俗的压力,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孩子考了好成绩,就喜不自禁,考砸了心情不知不觉就降到了冰点。虽然知道太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是不对的,但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会莫名其妙地向孩子发火。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心态会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压力,严重的还有可能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习李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平常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每一次考试。把它们看成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次历练,不要怕一次次失败,只要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帮孩子找回自信心,只要孩子拥有了自信,便有了前进的动力,就等于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四、养成好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要想成才,最重要的是养成好习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的源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我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行为与习惯,决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也包括做人的行为和习惯。

  在学习上,李老师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不要忽视学习计划》、《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树立紧迫的时间观念》、《善于归纳整理学习资料》、《乐于与他人交流学习》,正是这些好习惯的养成,让他的孩子学习上独立,成绩逐步提高,最终收获成功。

  对于女儿的学习,我也制订了计划,先让孩子树立时间紧迫的观念,明确任务,规定她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对于在平时做错的题,准备一个错题本,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把做错的题抄在错题本,在空闲时间拿出来,做以练习,巩固知识,以便在以后学习中再犯同样的错误。

  要想熏陶孩子的书卷气,就必须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对于女儿的读书引导,李老师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第一,营造家庭的书香气,用书香气熏陶孩子的书卷气。第二,和孩子一起读书,并尽可能让孩子在玩儿的气氛中接触好书。第三,自然而然地让孩子多背一些古典诗文。

  对于我的女儿,阅读习惯刚刚养成,对于一些名著和生活启迪篇还较感兴趣,就如《窗边的小豆豆》、《童年》、《感动青少年的100道心灵鸡烫》、《意林》、《笑猫日记》系列等已经成了她的朋友,在以后的时间中我会和她一起读书,一起比赛,一起走进名人名著名篇,让她真正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获得最大的快乐!

  对于生活习惯,李老师的孩子很小就洗碗,一直坚持到了高中毕业,连高考那几天晚饭后的碗也是她洗的。现在周末回家,也是洗全家人饭碗。我的孩子虽然平时能帮助我们做饭、盛饭、洗碗,收拾房间,打扫地面,但是没有养成习惯,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督促孩子坚持做下来,就像李老师那样,让孩子习惯成自然。真心地期待着所有的孩子从小都能养成好习惯,习惯成自然,有一个好的人生之路,成人成长。

  五、让孩子拥有快乐

  什么是快乐呢?李镇西告诉女儿:“快乐,源于善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知识:畅游在浩瀚知识的无边海洋,就是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童心:永远保持赤子般的纯净无暇,就是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超越:战胜自己并争取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乐!”

  原来,快乐就是如此朴实的一个概念。快乐是人生的一大追求,“快乐”二字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践行起来却不那么简单。以大人的看法,稚气单纯,无忧无虑的孩子应该是“快乐的”。但成人的想法和孩子的感受往往并不一致,甚至会有冲突,他们眼觉心受是和成人不一样的。作为家长应该学会从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心灵,并适当引导。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氛围,尊重他们的心灵世界,以一种平等态度和他沟通对话。要知道只有他们自己感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也只有他们自己体验到的欢乐才会给予他们真正的动力。

  是的,世界上的孩子千差万别,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自然有着不同的孩子。这些孩子不一定智慧超常、才高八斗,不一定都能成名成家,铸成大器,不可能样样优秀,处处超越别人。但是,不论怎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把他们培养成善良和快乐的人,塑造孩子完整的人格,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所以,我们也应该做一个“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和女儿一起快乐地成长!”的家长。

  六、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有进步。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遗传、环境等很多外因和内因注定了孩子成长的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在同领域,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长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李老师曾经在家长会上批评过一些家长的错误观念: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会满意,这是因为在内心深处,这些家长总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天才,而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普通人。既然是天才,那每次考试都应该是满分的,所以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而这种失望,对孩子的自信心来说,无疑是最具有杀伤力的。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的确,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问题不在于你是什么,而在于你要成为最好的——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是最富有的,但你可以是最充实的;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再次回顾哲人那段话,大道固然引人注目,但小路也自有小路的风味;太阳虽然被人高歌,受人关注,但哪一颗星星不是“太阳”?只不过它距离我们太遥远罢了,而实际上,它或许比太阳更大,更亮。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我们不必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做一个真实的、最好的你就可以了,不是吗?

  总之,读完李教授的书,我觉得书中每一篇小文章,每一个小故事,每一个微小的人生片段,一两句话的教育感悟……都给人一种温暖的、健康的、向上的感觉,一种爱的感觉。最后,想用李教授的话和大家共勉:“与女儿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今天读了《做最好的老师》第十章,有关于语文教学的内容。正如文章所说:思维训练不可能孤立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反映出思维训练,我们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体现出思维训练的内容。

  是呀,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思维训练的过死,要让我们的学生去多方面的思考各种问题,让他们学会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记得有一次,我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做《小宝宝睡着了》的音乐游戏时,我先让孩子们认识了“1、2、3、4、5、6、7”的七个音名。然后,让他们跟我学做柯尔文手势。这时,我发现孩子们在跟我做柯尔文手势的时候,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很高。于是,我左思又想:为什么我不能让孩子们自己来为这七个音名创编上动作,以及它们的音高和音低呢?于是,我就又开始行动了起来,可还没有等我把话说完,就有好几个小朋友高举小手说:“周老师,周老师,你能不能够让我来试一试?”还有几个小朋友扯了扯我的衣服,老师让我上讲台来表演吧。于是,我请了几个小朋友上讲台,让他们学做“1”的动作。刚表演不多久,坐在下面的小朋友们也都举起了小手,纷纷要上台表演。看着孩子们的表演,我觉得孩子们掌握的特别快。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uhougan3000zi/201212/8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