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与自然和谐相处——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

  来源: 读后感范文 

  与自然和谐相处——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

  我们每天都幸福地生活在大自然这幅美轮美奂的图画里。仰望日月星辰,纵看江河湖海,遐想太空奥秘,探索地下宝藏,欣赏花草,品尝美味佳肴……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礼物。千万年来人类无穷无尽地向大自然索取,她却用博大的胸怀包容着我们,毫不吝啬地奉献自己。

  德国名人歌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万物相形发生,众生互惠而成。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块橡皮、每一朵鲜花、每一棵树木……

  现在人们提唱的和谐是如此:和谐是“民主法治”;和谐是“充满活力”;和谐是“安定有序”;和谐是同时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记得我5周岁时非常调皮,爸爸妈把我当成掌上明珠,外公外婆更把我当作心肝宝贝,使我养成了许多坏习惯,经常拿一些小石子砸鸟、打鸟,或者有时爬上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捉知了和小鸟,偶尔还可以看见几只毛茸茸的小松鼠在树枝间嬉戏玩耍,可爱极了!我经常会故意浪费几滴水、几度电、几粒米和一些用过的脏橡皮、、碎橡皮。我更喜欢浪费本子,特别是那种没有写过字的新本子,在纸上涂涂抹抹,画点什么、写点什么,还没等到本子用完的时候就扔掉了,有时候,我简直就是一个疯疯癫癫、贪玩的淘气包,整天拔一些草啊,花啊什么的,还找来了一大堆器具,锅子、有铲子、有勺子、有小碗、还有筷子……摆起了“小摊”。wwW.330011.com还马不停蹄地从四面八方请来了一系列的小伙伴,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读了《走进和谐的春天》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们无穷无尽地向大自然索取礼物,大自然却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我们要保护坏境、节约资源,珍惜每一根笔芯、每一块橡皮、每一元钱、每一棵树木、每一粒米……11岁了,我应该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倾力打造全新的自我,改正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孩子,成为一个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小公民,来创造和谐社会、和谐家园!

  让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圣经读书笔记:人与自然的未来在哪里?

  圣经读书笔记:人与自然的未来在哪里?

  佚名

  这些日子屡读圣经,从前我也读过这些文字,怀着崇敬的心,从来没试图从字里行间读到问题。而这次只偶尔一读,疑问、答案、感慨和启发都多起来。

  有一天读到“创世纪”,上帝地上的水干了,让诺亚等人从方舟中出来,上帝对他们说“……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惊恐,惧怕你们,连地上一切的昆虫并海里的一切的鱼都交付你们的手。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菜蔬一样。唯独肉带着血,那就是它的生命,你们不可吃。流你们血,害你们命的,无论是兽是人,我必讨他的罪……”

  我初看这段话,大吃一惊!在很长的时间里读中外文学史,知道中西方文化中对自然的态度,他们的自然观是截然不同的。东方人推崇天人合一,我乃自然万物之一员,对自然生长的万物怀敬畏之心,主张茹素,不杀生。西方人的人与自然则是对立的,人对自然有权属,人要控制自然,征服自然。而这些观念,用圣经中上帝的话说出来,真是太明显了。我阅书甚少,并未能从更早的亚里士多德或柏拉图的哲学中了解过这样的思想。所以,初读到这段话,不免心中一震。原来从这里开始,中西方文化就明显地开始决裂了。原来西方人的很多观念,乃从这里起源。由此推想到文艺复兴时期,哥伦布的远征,人对天、地的无尽探索,科学的巨大发展,莫不由此奠基。

  上帝在造世界万物的时候,先是造出了物质大地,又造出了鱼虫走兽,最后造人。在造人之前,上帝便说:“我要照着我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并地上的一切昆虫。”

  人的权力可真大呀!一切自然生物都属于他,都得为他管理,人对生物掌握着绝对的生杀予夺的大权。所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才会有“人是万物尺度”或“人是万物之灵”的说法呀。上帝赋权予人,所以人具有了对生物的一切权利。可是,人凭什么这么自大呀?难道人自己说自己是万物之灵,就是真正的万物之灵了吗?就像我们当今的政治人物自封领袖,自封自己是英雄,可是,他真的就是领袖或英雄了吗?

  当人永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永远只听得见自己的声音,只以自己的利益为唯一的利益,从这时候起,地球就开始了灾难。环境污染,生物灭绝……

  如果善必须要建立在大恶之上,如果万事都需要先破后立,那么上帝确实是极有先见之明的。我们今天的世界上,人与自然的对立已经极其尖锐。当一切溃败,一切再重来,我们是否才能建立起我们梦想中的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呢。

  上帝是否能告诉我?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212/5909.html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