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新世纪教师素养》之读后感

  来源: 读后感范文 

安华镇中  何新星

由张行涛、郭东岐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教师素养》从师德篇、教学篇、发展篇这三方面来阐述教师的素养。

首先,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行为去感染、影响学生,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对人真诚善良,对事诚实勇敢。教师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打动学生,使教师高尚的人格和行为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致影响其一生。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让他们学会关爱,关爱身边的人,关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努力营造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

但是,光讲师德,而不注重教学素养,也是不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

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素质。教师作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不但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具备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我们正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可见渊博的知识对教师多么重要。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水平、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和教育教学基本功。

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态度,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替代实实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WWw.330011.coM教师需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气就是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更好的超越自己;静气就是要静得下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静气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会是另外一番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番景致。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教师自己。

当然,教师不断注重自己的个人发展,这也是必不可缺的。

    教师这份职业需要更多更新鲜的知识,需要更高的才干,教师工作由于它的比较稳定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亲睐,教师工作越来越抢手。现在人才市场上高学历人才、优秀人才要做教师的不少,非师范类的大学毕业生又争着要做教师,教师工作肯定比以前更抢手。所以老师更要多学习。

教师所面向的学生,见识比我们当学生时的多,观念比我们超前,视野也远比我们开阔,而且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比我们敏锐。更需要我们这些当教师的随时随地自觉主动地接受新鲜事物,去粗存精,不断的加深自身功底。
看电视时、看报纸时、看书时、网上浏览时,和他人的交往中,和学生的教学中和平日的交往中,我们都要像海绵一样不停的吸水,汲取对自己当前或将来有用的知识。

总之,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深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并要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助人为乐,争做新世纪的好少年——读《雷锋》有感    读了《雷锋》这本书,在我的脑海中时时刻刻都会闪现出雷锋伟大而又平凡的形象。
   雷锋叔叔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而他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好事做得不计其数。雷锋叔叔之所以这么伟大,是因为他把远大的理想和生活、工作中最细小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用革命的干劲深深地鼓舞着自己,用党的光芒照亮着自己。战友的棉裤破了,他不声不响地把棉裤补好;大嫂的车票丢了,雷锋主动用自己的津贴补车票;当战友家有困难的时候,他偷偷地以战友的名义寄钱……他常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就是说,不单单是补棉裤、寄钱……雷锋叔叔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到处都可以闪光的。
   每天在学校,我也想做好事,受到老师的表扬。假如我捡到钱包,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交公;假如同学遇到了困难,我一定会主动帮助他的;假如……可是这些事情我偏偏就碰不到。直到我读了《雷锋》这本书,我才知道雷锋叔叔做好事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并不是为了受到表扬。雷锋叔叔的伟大,完全出自于平凡,而这些都是表现在一些极小的事情上。
   其实在我们班也有许多“小雷锋”,学校要求搬花,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从家里拿来最漂亮的花;班里的水盆坏了,同学们偷偷地买来新水盆;班里的窗帘脏了,同学们主动洗;班里的桌椅坏了,同学们主动修好……
   我每时每刻都要学习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让雷锋精神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212/968.html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