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红色故事读书笔记

  来源: 读后感范文 

  我和女儿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了《红色少年的故事》,认识了许许多多少年英雄,有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刘文学、机智勇敢的王二小、宁死不屈的师至东、舍己救人的韩余捐、护林英雄赖宁…… 这些故事无不感人肺腑。

  王二小在家排行老二,村子里的人都管他叫王二小。因为家里贫穷,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有一天在山上放牛看见很多人在跑,一打听是日本鬼子来了,便跑回家去叫爹娘赶紧跑,可是爹有病在身跑不动,日本鬼子炸了他家的房子,他爹被活活炸死了,哥哥被日本鬼子抓去干活了,母亲经不起这样的打击得了重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二小从此恨透了日本鬼子,投靠了八路,给八路在山上放牛,通风报信。

  但是有一天鬼子又来扫荡了,他发现情况不对,便在山上唱歌,把鬼子吸引到了山上,假装带鬼子去找粮食和八路军藏的地方,结果把鬼子引到了山谷里面,鬼子知道上当后,把刺刀刺向了二小的胸膛,鲜血染红了他的小白褂,鬼子又把二小用刺刀挑着摔在了石头上,就这样二小牺牲了。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有的生命漫长,有的生命短暂,抗日英雄们为了我们献出了宝贵而短暂的生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呢?

  通过读这本书,让女儿深深地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宝贵的生命、美丽的年华换来的,是多么来之不易啊!做为一名小学生,更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技术本领,做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的栋梁之才。www.330011.cOm


红色故事读后感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一句包含着无比的称赞,一句带着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革命的宣言。它痛后掩藏着一个尚未到15岁的革命者——刘胡兰,读过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后,深被那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将生死至之度外的精神所打动。

  刘胡兰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1946年5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候补党员,她才14岁,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因为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她坚定地走上刑场,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烈士的血染红的侧刀走去……

  当我读到刘胡兰怒不可谒,痛斥敌人:“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至死也不自白,共产党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也不远了。”我的内心特别不平静,心朝澎湃的同时,还发现了刘胡兰的镇定,对革命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渴望,读过刘胡兰忠于职守,出色地完成任务时我就懊悔不已,想想自己每次要出门时顺便把垃圾倒了也不愿意,妈妈总是说:“长大了,应该多为大人做些事。”我却找个借口跟妈妈顶嘴真的不应该啊!

  我们的幸福今天,正是英雄们在昨天以抛颅洒热血创造的明天,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一切,那嘹亮的军歌似乎在耳畔回荡。让我们永远铭记这种革命精神吧!


红色故事小兵张嘎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小兵张嘎》的红色经典读物。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战时期的冀中平原一位名叫张嘎的少年英雄的感人故事。张嘎和他的奶奶住在白洋淀边的一个名叫“鬼不灵”的村子里。张嘎和奶奶的家住的地方比较偏僻,奶奶又很热爱八路军,常常帮助八路军做事。他们经常掩护八路军干部转移,也常有八路军的伤员躲在他们家里养伤,时间长了,张嘎也喜欢上了八路军,常常和奶奶一起照顾八路军。他渴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把枪,也想早日能当上八路军战士。

  有一天,一位在他们家养伤的名叫钟亮的八路军做了一把木头手枪,并且说要送给一位抗日小英雄。这下嘎子要当八路军的决心就更强烈了。后来张奶奶被一个叫肥田的日本鬼子杀害了,钟叔叔也被鬼子抓走了,他怀着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抱着为奶奶和钟叔报仇的决心,通过种种考验,加入了八路军。张嘎参了军后,用他的机智勇敢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获得了胜利!并通过“挑帘战”缴了一只伪军手枪。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战斗是:区队长安排张嘎去引敌人到埋伏区。张嘎化装成村民,带着鸡蛋去哄骗日本鬼子,把日本鬼子引入了埋伏区,自己还顺利的脱了身。随着“轰”的一声雷响,敌人的部队被炸,大个李拿着机枪掩护战友们前进,在20分钟内就把日本鬼子给打败了。

  《小兵张嘎》的故事告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 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这个故事还使我认识到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从嘎子身上我还看到了勇敢机智和坚强,我要向嘎子那样,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301/9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