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读《八荣八耻》有感

  来源: 读后感范文 

  ******主席树立了“八荣八耻”,我读后深有感触。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遵纪守法的行为,让人赞不绝口。

  有一天,我们出去玩,看见一位老奶奶在买东西,无意中少给了一元钱。结果走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气喘吁吁地说:“我刚才买东西少给了一元钱,我这来还给你了。”那位老板娘说:“大妈,你因为一元钱跑了这么远的路,真是谢谢你了。”老奶奶又说:“不用谢,做生意很辛苦的,只是为了赚点钱,你少收了我一元钱,那就不亏本了。”说完,老奶奶把钱放在老板娘的手里,就走了。我看了之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如果换了我,肯定不会像老奶奶那样做。

  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医院挂水。我们看到了一位妇女也带孩子看病,忽然一摸口袋,里面的几千元不见了,也没法给孩子看病了。那位妇女很着急,以为钱从口袋里掉了,就四处寻找。旁边的一位老爷爷大声说:“肯定被那个该死的小偷给偷走了,可恶!”我看了这一幕,觉得这些违法分子太可恨了,尽做一些不良行为,损人利己。我也经常看到报纸或电视上看见一些强盗偷别人的东西,有时甚至为了自己想拥有的东西而不择手段,令人恨之入骨。最终却得到应有的下场。总会有一天,这些非法分子将会被铲除。祖国是容不下这些坏人的。

  我门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八荣八耻读后感

  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这几天,人们所言所思已不止于认同,而是思考如何去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何做到言行一致。

  道德感人皆有之,但是爱人如己等人类社会不能缺少的道德规范却必须通过学习才能知晓,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如此。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各种价值观并存,事实上存在不同的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归根到底是人影响人的过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刚研究员说,在全社会应当由***带头影响群众,在学校里应当老师做表率,影响和带动学生,在家庭中应当父母严于律己影响孩子。其中,***、教师等更应当要求自己具有高于一般人的道德水平。

  知行合一就是坚决反对说一套,做一套。知廉却不去行,知耻却偏去行,这是不少人的写照。那些在重要场合说一套、在私密场合说另一套、做起来还有一套的人,是社会风气的败坏者。因此,诚实和言行如一,是良好社会风气的根基,也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对于较高的道德标准一时达不到并非坏事,而是要从言行一致开始,通过坚韧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八荣八耻读后感

  八荣八耻读后感500字

  “八荣八耻”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耻观的深刻内涵,汲引了时代的精华,引领了时代的风尚,而“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荣”即为光荣,“耻”即为羞耻。作为时代的新人我们如何去面对呢?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时代的精英,祖国的希望。而“八荣八耻”却为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方向,并为我们提出了艰巨的任务。自从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八荣八耻”之后,我常常想,当一个人终身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就明白和了解更多些,他就能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比肩齐高。俗话说:“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有些人做了损人利己的事,对死亡很害怕,甚至去逃避,但有些为社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对死亡呢?总觉得生之伟大,死于光荣。周恩来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就教育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只是“八荣八耻”其中之一。可这仅仅的十四个字却让我有所感悟。在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曾教过一首歌叫《劳动最光荣》。如今我已是一位成熟的女孩,今年刚踏入工作的岗位,开始面对社会。我选择的是一份充满温馨、童真的工作——幼儿教师。我在单位工作已经一个多月了,却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滋味,汗水的可贵。有句话说“坚持就是胜利”,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起这句话,它会鼓励我勇敢地向前进。做事要诚实守信,谦虚地向别人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

  作为祖国的一份子,从小就应该树立爱国之心,要明辨是非,知荣辱、辨善恶、鉴美丑。自觉做到“知荣而行,知耻而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从身边点点滴滴做起,不断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302/9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