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来源: 读后感范文 

  阳光姐姐伍美珍深入校园,走进家庭,用真心倾听别样童年,用爱心讲述真实故事。本书从大量第一手采访资料中选取典型个案,用纪实的手法讲述了六个农民工子女真实的生活故事,描摹出这些孩子的受教育困境和为理想所作的不懈追求,是我国第一部关注儿童受教育权利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的写实作品。书中所要体现的主题是“奋发向上”及“感人爱心”两个方面,“是一本激励孩子不断进取、知难而进的励志之书,也是一本激发读者关爱他人、唤起良知的心灵之书”。

  作为一位老师读这样一本报告文学,我的感慨颇多。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是当下中国教育的社会难题。随着农民工家庭式迁移的趋势不断加大,大量农民工学龄子女进入城市,带来诸多教育问 题。我们无锡赋予这些孩子为新市民子女,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如今也困扰着许多学校和老师。更多的我们听到的是新市民子女习惯如何差,自觉性如何差,作业如何差等。诚然,这些或许是现实,但当读完这书时,我们的视角一定会有所改变。当你与这些家庭、孩子零距离接触后,当你有机会和他们相处那么一天之后,当你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时,我们在教育中的一些怨言或许会减少很多。一句话,他们不容易。我相信,你对他们的孩子好些,他们会永远记着你,孩子也会永远记着你。

  读着《蓝天下的课桌》之时,我的耳畔似乎隐隐传来了《蓝天的至爱》这首歌曲。同在蓝天下,我们人人都应怀有一份大爱,这样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感谢伍美珍带来的这本珍贵的反映民工子女读书生活的好书,也建议有更多的老师去读读。WwW.330011.COM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我曾经抱怨过自己生活的不幸福,在抱怨时却从未想到过比我更困难的人,有的甚至还比我小!《蓝天下的课桌》向我讲述了那些镀着悲伤色彩的童年。

  那些孩子们,有的与健康孩子划清了界线,有的失去了亲人并且家庭贫困,还有的优秀却贫穷……每个故事都有悲伤的泪水,可我从他们悲伤的后面感受到了他们的乐观向上与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爱,这正是贫苦让他们懂得更多的呀!

  命运在自己手上把握,出身的家族只是每个人生命中的暂时旅店,这个旅店是同样的组合,可却可以给某些孩子快乐,也给某些孩子悲伤痛苦。可是上帝在你面有关一扇门,也会同时在某个角落开一扇窗,勇敢地穿过阴暗与苦难,光明岂不是就在眼前?

  我总是受不住压力与他人的侮辱,更经不住批评,可没有侮辱就受不住困难,没有批评就认不到自己的错误。我也怕苦难的磨炼,遇到一些挫折就很委屈,可却从未发现雨后的天空更澄明,像那些穷苦的孩子,他们不是更自律坚强吗?温室里的花朵永远都是需要保护的。

  当我不愿面对挫折时,想一想那些孩子吧,在贫苦之后,一盏盏自己用自律点亮的灯火照亮了他们未来的夜路,未来,有一定磨炼的他们就不会再容易倒了。我需要磨炼,磨炼后才会有更多快乐呀!让我们一起经历痛苦磨练吧!雨后蓝天更澄明!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范文

  在一次机遇巧合下,我读了一本由伍美珍阿姨所写书——《蓝天下的课桌》。读完后,我百感交集,原来,在与我们同一片蓝天下的同学,他们有的独自生活,有的家境贫困,有的承担所有的家务活……而我们呢,同样是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同他们相比,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发愤读书吗?

  《蓝天下的课桌》中的是几个校园的家境贫寒的外学生:《鲁达欣和妈妈的梦想》,《水孩子陈益乐的乡愁》,《花仙子,一直在勇敢地飞》,《光彩夺目的彩虹》,《阳光灿烂俏胡芸》,《有点苦涩的孙思甜》。这6位渴望学习,渴求光明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像雄鹰一般不畏艰险,为梦想而展翅高飞。

  其中令我为之感动的要数鲁达欣了。鲁达欣的父亲在他4岁时就已经逝世了,而他的母亲又体弱多病。在这样困难的家庭中,鲁达欣默默地承担了一切,并且他也十分认真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鲁达欣身上,我还看到了“人穷志不穷”的品质。

  有一次,鲁达欣在劝阻一位同学不要玩玻璃弹珠时,一不小心将教室的玻璃打破了。老师虽然让那一位玩弹珠的同学赔了钱,但是第二天鲁达欣还是拿了10元钱赔给那位同学。10元钱,对于鲁达欣与妈妈来说,可是好几天的生活费呀!

  我深深地被鲁达欣那种诚实,坚毅的品质打动了。

  鲁达欣曾在墙上写过一句话:“沟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是啊,风吹雨打,挫折与失败都算不了什么,只要你勇敢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辉煌的成功一定属于你你!

  但愿,与我们翱翔在同一片蓝天下的自强不息的农民工子女能够四似雏鹰一般,克服一切阻力,为理想而展翅高飞!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302/9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