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读《历史的化石》有感

  来源: 读后感范文 

  作为吉林大学中文系的留学生,我有幸拜读了木斋老师的《历史的化石》这本书。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一次也没听过"知青"这个词,当然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但通过木斋老师的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我不仅知道了"知青"就是"知识青年"的意思,也让我了解了更多的中国历史。历史中的文化大革命原来对中国当时的青年竟有如此大的影响!"知识青年"这个在中国有着特殊意义的名词也在我的世界中逐渐熟悉。这本自传体的著作,以木斋老师讲述了他从17岁下乡到32岁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之间的传奇经历。木斋老师于1968年,才17岁,初中二年级,即于八月份自北京远赴内蒙古插队,后曾转迁于当地和平学校教书,1976年分配到煤矿工作,实际上仍然维持知青身份,一直延续到198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前后竟有15年之久。期间经历了无数的人生坎坷。读这本书时,跟随着书中附着的照片,仿佛在我的面前展开了一幅木斋老师的人生画卷,经历了各种磨难与欢乐,凭借着坚韧的性格和强烈的奋斗意识,木斋老师并没有丧失信心和热情,一个人在顺境中保有希望并不可贵,在逆境挫折中仍不失前进的信心才更坚强。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了鼓舞和激励,我懂得如何坚持自己想要的人生!这本书不仅记录了木斋先生的亲身经历,更是一种对读者精神上的启迪,以后一有时间我就会拿起这本书品味其中的精神激励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读完了这本《历史的化石--知青十五年》

  知青下乡的命运,梦断龙门的失落,在人生的低谷,木斋先生没有放弃希望,坚韧的执着的追求,才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转折,考取研究生,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WwW.330011.CoM诗意的人生是木斋老师的追求,奋斗的人生是木斋老师的写照。木斋老师的人生奋斗史也是一部参考书,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并走好我们的人生之路。

  这本书内容中下篇〈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所有的人在于人生是最重要的选择。

  在我的生活中最困难的事和时期,在我的生活中最高兴的事和时期,在我的生活中最高兴的事和时期。读完了以后我深信艰苦的年代留给我们的不只是那痛苦的回忆.想想我的生活,我似乎已经错过了许许多多诗意的时刻,我为今天可以自由求学,追求当一个知识青年而深感幸福。在感动的瞬间,在忧伤的夜晚,我若选择做一个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心中的感情,也许会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收获。还有默默的沉思。很了解全部,只能略见一斑。但是慢慢读完以后对于认识您了。写这样的是不好意思。还有一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读余秋雨散文《历史的暗角》有感

  近日,抽空重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山居笔记》,但当读完最后一篇《历史的暗角》后心情尤难平静。

  这是一篇专以揭露和鞭挞“小人”的散文。文章以欧洲的一名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使得一村人都成了仇敌的例子开始,又举出费无忌在奉命为楚平王的儿子迎亲过程中,设法把新媳妇变成了平王的夫人最终使楚国灭亡的故事。由此,作者为“小人”总结了八大行为特征,即:小人见不得美好,小人见不得权力,小人不怕麻烦,小人办事效率高,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与此同时还把“小人”分成恶奴型、乞丐型、流氓型、文痞型等四种类型。但在铲除和防御“小人”上作者却犯了难。余先生认为,小人所以难以防御,除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殊需要为小人的产生和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外,社会群体还有五大原因,即观念上的缺陷,情感上的牵扯,心态上的恐惧,策略上的失误以及灵魂上的对应。

  读罢此文,我的第一感觉是余先生肯定是碰上了现实中小人的纠缠,使他心生忌恨,不吐不快。但在“鼓噪”(余先生词)一番之后,又对如何防范感到无奈。所以我又想:这真是何苦呢?

  孔老先生当初把人划分为两种:君子和小人,标准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余先生好像也赞成这种划分,我们当然认为余先生也是君子了。但是,当小人为“利”纠缠余先生的时候,以君子之“义”是不是要以牙还牙呢?当余先生对小人“鼓噪”以后,你的“义”又如何体现呢?况且,从古到今,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有智慧的用智慧,有力气的使力气,有谁能把君子和小人分得清呢。刘邦当初是无赖,属小人范畴,但后来作了皇帝,你说他是因“小人”的卑劣获得成功呢,还是以仁义取胜的呢。

  “量小非君子”。一旦遇到所谓“小人”诽谤或纠缠的时候,上策乃是:不理不睬,沉默应对。

  正是:

  当红大腕事缠身,何以偷闲鞭小人。

  张罗八罪祥描脸,防范五难知费神。

  惯见贤愚共奔竞,岂凭好恶划疏亲。

  英雄无赖常流转,可记刘三昔日贫?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303/11023.html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