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又是清明上坟时》读后感

  来源: 读后感范文 

又是草长营飞的时节,又是扫墓祭沮的春天。我回到了乡下老家,又重复了清明上坟祭拜父母的活动。
    父亲是1983年6月去逝的。母亲健在时,每到清明节看到儿孙们浩浩荡荡回家给父亲上坟时,她那挂在饱经风霜老脸上的喜悦之情,佰意之容难以言
表。    删1年3月,母亲没能抗拒死神的召唤,带着对子孙们的无限牵挂,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满腔眷恋,带着儿孙们准备为她祝八十大寿的生日的期盼和遗憾,
狞然倒地离开了我们。    今年的清明因要给父亲坟上换墓碑,我们回乡下清明祭祖的活动就复杂了
一点,我记忆深处对父母的怀念之情也如泉涌把持不住了。    父亲生于1921年5月。在那战乱连绵的时代,作为世代农耕之家的儿子,
其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生死磨难是可想而知的。父亲十六岁时,我爷爷就安排他学补锅谋生的手艺。1944年父亲娶了比他小三岁的我的母亲。1946年生了
我的姐姐,后来就有了我们现在五个兄弟和一个妹妹。父母一生勤劳善良,善谋生计。他们带着我们兄弟姐妹顽强地与生活抗争,才有了今天儿孙四十六人
N一个大家族。    正在父亲可以安度晚年的时候,1983年6月死神突然掠走在田间劳作的
父亲。可以说,他一生只有付出,没有享受到子孙们的反哺之福。对父亲的辞世,我一直心存愧疚。WwW.330011.coM当时是我毕业参加工作后的第三年,每月四十多元钱的
工资,虽手头并不宽裕,但我每次回家,总要带上农村少见的副食点心让他尝鲜。父亲去世时,刚过端午,当时听说父亲有点小病,我没时间回家探视,特地
托同村在城里工作的一朋友给他带去了蛋糕、罐头等副食点心。在父亲去世后我回家奔丧时,才知道那份礼物被那位粗心的朋友放在自行车后架上掉下来掉
破了.父亲离别时也没能享用我的孝心。每当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思,想到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差.正缺劳动力挣“工分”,而父母仍让我读完了高中,给了我恢
复高考后“跳农门”的机会,其感恩之情让我永世难忘。    父亲走得突然,下葬也很匆忙简单。坟墓在村南头一块公用坟地上,直到
今年清明节前,父亲坟上的一块碑还是25年前我哥用水泥给他做的一块(长约80厘米、宽约50厘米)墓碑。当时用油漆写上的碑文,经岁月风霜的洗礼,字
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今年我们商议给父亲换一块墓碑。为换此碑,我们兄弟还讨论了一番。按
我们现在的经济状况和条件,花一万元、两万元给父亲重新修坟、立碑是没问题的。但因我是公务员,如果这么做,就有大操大办,光宗耀祖,“摆谱”之嫌,这
也可能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加之父亲一生勤劳,侣导勤俭持家。因此,我最后决定花钱800元,给父亲换了一块普通的石头墓碑。父亲坟上新
换的这块墓碑,在村南头那块公用的基地上,与已故乡邻的墓碑,没有多少区别.甚至还显得寒掺或小家子气。
    母亲的坟则是祖房门前的自家菜地边。说起母亲的坟地也还算是有段故事。母亲在世时,她给我们讲过她做了一个梦,梦中现世音告诉她.她的去世日
子是观世音出生的那一天,坟墓应选在老屋西面的菜地里,并说这样才能保佑子孙后代平安。说来也是巧合,她从脑溢血倒地到咽下最后一口气,拖了近七
天,落气之日还正是观世音出世之日。后来我们也就遵照母亲的遗愿,在祖屋西头菜地旁为母亲建坟立碑了。
    今年的这个清明,因为要给父亲换墓碑,不仅是我们一家人回乡下祭祖系亲属凡能回来的都到了场,租略一算到了四十多人。
    上午10点,大家带上清明吊子、鲜花、真钱等祭品,先上了母亲的坟(因为离祖屋近)。大家清除墓地周围的杂草后,接着就焚烧祭品,给老人家上香、作
揖,放鞭、鸣炮。我用手拂去母亲墓碑上的浮土,插上了一束黄灿灿的菊花,算是再次表达了儿子对九泉之下母亲的孝敬。但今天的这个孝敬多少有点伤感。
    时间走的不留痕迹.祖屋已是人去屋空,墓前虽然山河依旧,碑文依然,但远去的母亲再也看不到子孙们围在她身边的戏嬉快乐,我也再见不到母亲候意
爽朗灿烂的笑容。母亲的音容笑貌只能经常在我的睡梦中浮出;只能随着焚烧祭品轰发升起的烟雾在我脑海中闪现。
    父亲的墓碑在我们到来的前一天,两个哥哥已请泥瓦工竖立起来了。我们上坟要做的事主要是植树、培土、铲除杂草。我每年清明到父亲的坟上,总有点
荒凉感,疯长的杂草、丛生的灌木,将父亲的墓几乎酒没不见坟头。今年借换碑之机,我买了几棵广玉兰、樟树和法国冬青,与亲戚们一起栽植于父亲的坟头。
    培上新土,植上新树,插上新幡。这些寄托着子孙们对先辈的敬仰和思念,也寄托着先祖对后辈的庇佑。
    我想清明祭祖不在乎花多少钱,做多少事,重要的是告之后辈,要知忠孝礼仪,要记住先祖,千万不要像台湾的陈水扁之流数典忘祖。我记得2001年5
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西视察时,曾到江西的娄源县江湾村寻根问祖,因为江泽民同志的曾祖父江振食是从江湾村走出的。此事至今仍传为佳话。
    父母辞世时隔较久了,又是清明上坟时,我们没有了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伤感、悲情和泪痕,倒是有宋代诗人吴惟
信所写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的感觉。    又是清明上坟时,我们迎来的亲情相聚的快乐和人们探春、游春的热闹,享
受的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幸福和欢笑。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408/12050.html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