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忆母亲》读后感

  来源: 读后感范文 

2D1年3月lo日傍晚,我突然接到乡下大哥打来的电话,说母亲好像是高血压中风倒地不省人事了。我心里一惊,预感凶多吉少。因为母亲平常血压就
高,靠吃那种廉价的降压药在快乐生活着。    我急速开车,不到50分钟赶到了老家。这时村里的余医生正给母亲问诊
输液,哥嫂们都不知所措。我走到母亲身边大声呼唤,她已没有了回应。我轻轻拨开她的眼险,其瞳孔对光已无知觉,我知道了母亲病情非常严重,情况很是
不妙。随即我要大家将她拾上我的车,急速直奔市中心医院。    做完核磁共振等检查后,医生们会诊确认母亲是高血压中风,脑部大量溢
血压迫神经,难以医治,最好的结果是一植物人。但我想到在苦难中磨硕了一生,刚刚能享受晚年幸福的日子的母亲,我坚持要医生竭尽全力救治。
    经过三天的抢救,毫不见病情好转。我撤不过哥哥姐姐们伯母亲“客死外乡不好归家”的迷信观点,将奄奄一息的母亲送回了老家观察保守治疗。四天
之后,母亲终于没能抗过死神的召唤,带着对满堂子孙的眷念,带着还有两年就要过八十岁的遗憾,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平静地离开了人世间。
    1925年8月,母亲出生在现潜江市的一个小镇上。1942年春,在她十七岁那年,嫁给比她大三岁的我的父亲,生育了我们五男二女七姊妹(我最小的弟弟
在二十三岁时英年早逝)。WWW.330011.com母亲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也是乐天幸福的一生。
    我父亲弟兄多(四兄弟),爷爷又没置下多少产业。母亲嫁过来后不久,她就随父亲驾船行驶在江河沏汉之间,靠跑航运谋生。刚起步时.他们驾驶的是
一艘只能装载二三吨的小木船,随时都有船翻人亡的危险.但为了生计,他们别无选择。据母亲讲,有年秋天,她们驾驶的船行进在汉江现汉川市的马口段,突
然一阵龙卷风袭来,吹断了船上的桅杆后翻船了,一家人(那时已有了我姐姐)和雇请的两位船工全部落水。母亲抢着船帮捡了一条命,我父亲和姐姐靠工友
们抢救活了下来。    母亲很能干,既是家庭主妇,还是难得的舵手。她在船上生育了我的姐姐
和两位哥哥及我。有了我们这帮小家伙后,她将我们放到岸上交人寄养,仍坚持掌舵行船,这样可少雇请船工,增加家庭收入。她常常给我讲起,1957年初
冬,生下我后的第三天,她就掌舵在汉江上随船到荆门的马良,连续三大的寒露风,吹伤了她坐月子的眼睛,后来就落下了一个寒风眼。宜到她离开入世,一刮
风母亲的眼睛就不自主地流泪。    由于父母的勤劳奋斗,到1953年搞“公私合营”、带船加入航运公司时,我
家已有丫能装载二十多吨的大木船了。父母勤苫辛劳的程度可想而知。而回报父母的是一个不值钱的国有航运公司职工的身份。
    1961年,中国“大跃进”运动后造成的“三年自然灾害”,举国闹饥荒,就是国有航运公司的职工的我的父母,一天每人也不足四两米,还有我们四个正处
生长期、嗽吸待哺又不知饱足的姐弟,度饥荒的日子是十分艰难的。母亲经常给我讲起:带着我们寻找米糠、树皮、野菜等食物充饥的苦难日子,就是这样也
填不满我们的掘辐饥肠。看到我们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的样子,母亲经常无助而悲伤地落泪。
    为了保全一家人的性命,他们无奈地选择了放弃半辈子所创造的财富,放弃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现在看来不值钱,但当时还是很有价值的)国有职工
身份,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驾驭一艘小船,带着我们四姐弟,赤手空拳回到了阔别十五年的老家——九合烷这个祖居地。
    人生半辈子的奋斗归零后,又要白手起家,其艰难困苦是可想而知的。好在老家九合烷这片肥沃的土地有采不完的野菜;有种下种子就有收获的广阔的
土地;有舅舅和乡邻们的帮助,找到了保命的食物,搭起了简易窝棚,一家人的命保住了。
    母亲是勤劳的。我懂事的哥哥姐组在勤劳的父母带领下起早摸黑烧砖瓦、割茅草,在回到祖居地三年后的冬季,建起了
遮风避雨的房屋。我们终于有了一个简陋但温馨的家。挣工分的同时,—栋盖着茅草能    母亲除了白天到生产队劳作挣工分外,收工回家忙完家务后,每天都纺纱
织线到深夜。我就亲眼目睹母亲累倒在纺纱车旁的情景。她那种勤劳的精神和作风,在我的记忆之中没有任何人能与其姬美。
    母亲到了七十多岁,已是吃穿不愁,完全有条件安度晚年了,但她仍坚持要养几只鸡,要下地里种点菜。自己又吃不了多少,收获后要么送给乡邻们,有时
还特地要人给在城里生活的儿子们捎带一点时令蔬菜来。    母亲教育子女有其独特的方法。母亲不识字,但她很聪慧,见多识广,常常
用通俗的故事、谚语,教育我们兄弟姐妹要自立自强,草老爱幼,热爱劳动,勤俭治家。尤其是弟兄之间要相互关心,和睦相处。我上小学五年级时,一同学仗
着他父亲是队里的一小于部欺负了我,并抓伤了我的胳膊,我哭着找母亲诉说。母亲说:你哭有什么用,你若认为你有理,你就找他父亲去评理去。按母亲的教
导,我找到这个小干部,他还真要他儿子给我赔礼道歉了。    我上初二时的仲秋时节,一天上学的早晨下起了大雨,家中只有一把黄色
的油布雨伞,我与弟弟争抢雨伞去上学,结果是我先打着雨伞到学校了,而弟弟不肯披塑料布上学,也哭着要这把雨伞。母亲知道情况后,便是冒雨赶到学校,
给老师说明来意后,将我喊出教室,狠狠地教训我一通,并讲了哥哥要关心爱护弟弟的道理,将雨伞当场交给了弟弟。
    1995年春,我从市政府办公室调任到我市首强乡镇任党委书记,母亲知道情况后,特地要人带信要我回老家一下。我回到母亲那个小屋里,母亲语重心
长地说:“老三阿,你一个农民的儿子,走到这一步不容易。你现在大小也是一个官了。要长期吃共产党的饭.一不要贪财,二不要贪色。”这席话语.对我能平
稳地混迹职场这么多年是很有作用的。    母亲是开明的,开明得我认为是伟大。1974年夏季我初中毕业,考试加推
荐,我是班级40多人中10名取得上高中资格的学生之一。父亲听到情况后不太高兴,他认为我的两个哥哥成家后都分家了,我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家中现在缺劳动力挣工分,读书还要另花钱,不想让我上高中。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祖屋的客堂里,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边纺纱,一边给我父亲做工
作,态度坚决地支持我上高中的情景。她说:“我吃了没读书的亏,老三从小聪明好学,我看还是让他读书吧:过去那么苦的日子我们都度过来了,现在我们
再多吃点苦就行了。”同时她也折衷地给了父亲一个下台阶,要我勤奋学习,自己挣学杂费。
    我还真是按母亲所提要求,星期天、节假日挖藕、摸鱼,采挖中药材挣钱上学。尤其是到水囚、河渠钓缮鱼我有绝招,只要我带上钓鱼钩一出门,每天都可
收获十多斤。为了让我多挣学杂费,我钓的蟹鱼母亲一般都舍不得给家里人食用。就是开明的母亲支持我读完高中,才给了我恢复高考制度后“跳龙门”的
机会,才有了我的今天。    母亲诗人很和善友好,乡邻们都十分尊重她。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家里蒸
几个馒头,烙几张豆饼,打一缸豆腐等,母亲都要我们给左右邻居送上一份,尤其是特别嘱咐我们不要忘了那位孤寡的聋哑大叔。我参加工作后回到乡下,每
次总给母亲带回去点水果、点心等副食品,她口头说不要,其实我看得出她心头总是美滋滋的。她自己吃的并不多,大多都拿着与村里老人和小孩们分享了。
    乡邻们有什么大事,张家、李家有什么矛盾总喜欢找母亲作个“公断”。衬里老人、少年、小孩都习惯尊称我母亲为“么喇嘛”(即“么奶奶”,因为我父亲是
弟兄中的老么,人们荤尊称“郑么爹”)。我母亲为别人办事不管自己有多忙,有多大困难,只要听到别人一声“么喇嘛”一喊,她就会乐呵呵去帮忙。我记得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农村时兴穿“的确良”,为我二哥娶媳妇托关系好不容易弄到了一套的确良布料,隔壁王家儿子订婚非要一套“的确良”布料作彩礼.而他
们家一时半会又弄不到。隔壁阿姨一声“么喇嘛”,母亲当然就克己让人将布料转给人家救急了。为这事差点弄得我二嫂娶不回家。母亲一生与人为善,没
与乡邻们发生过争吵。    母亲还是一位大度、很会处理婆媳关系的高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我母亲生的儿子多,当然娶的媳妇也就多。从大嫂子到最小的弟媳妇进门,前后跨度二十多年。二十年前,我的大嫂、二嫂及弟熄都生活在农村,有时为点小
事与母亲及她姐之间少不了磕磕碰碰,吵吵闹闹,但每次矛盾母亲都能调停到位。二嫂子经常说母亲侗心大嫂子,于是母亲就到她家帮忙干几天活,好吃的
就让她先有。大嫂子是一个火暴的急性子,母亲就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过后再给她讲些道理。就这样,母亲将这个大家族、儿媳间琐碎杂事都调停得和和
美美。    自从1983父亲淬然辞世后,我对母亲更多了几份孝敬之情。为了孝敬母亲,我曾从乡下将母亲接到城里过了一段时间。虽然她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家
庭关系也十分融洽,但老人家就是过不习惯城里生活。她经常唠叨;一是说楼房像个“鸽子笼”,太逼人,上楼太累;二是说我们上班后没有人说话太孤独,在
村里可以一湾讲到头;三是说吃了饭不干点活人筋骨不舒服。最后还是回到了乡下自己的那间小瓦屋,享受与乡邻乐乐相融的乡间生活。
    母亲一生很简朴,舍不得为吃穿花钱。每月我回到乡下都要给她两三百元现金,这些她却经常推辞,并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要钱没用。”后来,她被
我们说服了不再推辞了,但是钱还是攒着没怎么用。    母亲因脑溢血走得很突然。据老家的亲戚说,我给的钱她自己基本上没
花,大多拿去烧香敬神,接济乡邻了,并说肯定还有钱故在什么地方。说母亲烧香敬神、接济乡邻我完全相信。她一生信佛,走到哪里见到庙宇、神像必然去朝
拜烧香。我理解她这么虔诚地信佛,不是为了修炼自己,而是希望佛主保佑子

孙后代平平安安。她生活中的确有一颗菩萨心肠,乡邻们有什么难处,只要她力所能及总是接济。我记得村里的一位聋哑老人,她就经常给他送点零用钱和
好吃的东西。    母亲在世时,她给我们讲过她做了一个梦,她说:梦中观世音告诉她,她的
逝世日子是观世音出生的那一天,坟墓应选在老屋西面的菜地里,并说这样才能保佑子孙后代平安。说来也许是巧合,她从脑滥血倒地,到咽下最后一口气,
拖了近七天,落气之日还正是观世音出世之日。后来我们也就遵照母亲的遗愿,在祖屋西头菜地夯为母亲建坟立碑了。
    这就是我敬爱的母亲.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408/12073.html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