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1500字 >> 正文

青春之歌读后感作文

  来源: 读后感1500字 

  青春之歌读后感作文1500字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那无悔的青春,谱出了一曲最美的乐章。——题记

  素白的衣衫,恬静的外表,如她的名字一般,林道静,生来安静。她曾是地主和佃农的女儿,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注定了她的多愁善感,父亲与继母的欺凌使得她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憎恶,那时的她只是一个女学生,毫无抵抗能力。她选择了逃避,离开家乡。孤苦无依的她在海边遇上了饱读诗书的北大学生余永泽,他们相恋了。可生活并不像诗里写的那样浪漫,余永泽的庸俗自私和平庸让她彻底失望了。直到她认识了卢嘉川,让她真正心动的男子,他告诉她应走怎样的道路,怎样去反抗这不合理的社会,怎样用阶级观点去看人看事。可由于余永泽的自私导致卢嘉川被捕致死,林道静再也无法信任他,毅然离去。江华在林道静心中无疑是另一个卢嘉川,坚毅勇敢,她跟着他参加秋收斗争和“一二九”运动,最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林道静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有着那个年代青年所特有的狂热性和英雄式的幻想,可这并不妨碍她为革命而奋斗,在我看来,人生该有这样的一丝冲劲和幻想,这份莽撞,是青春中不可或缺的一剂调味料,那份幻想,是青春中拼搏奋斗的勇气。从青涩转为成熟的过程并不容易,林道静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才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她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究竟从何时开始成为了合格的革命战士,在革命道路上,她跌跌撞撞,遍体鳞伤,每一道伤口都成为日后保护自己的铠甲,指向敌人的利剑。Www.330011.com青春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蜕变过程,在这段路上,我们懵懵懂懂,磕磕绊绊,把伤痕当作微笑的酒窝,我们不清楚,我们究竟在何时瞬间成长,但当我们真正走过青春,回首望去,那一道道伤痕便是见证了青春的使者。

  动荡的年代,那个年代的青春注定不平凡。特殊的时局,注定不能为自己而活,那时的青春蒙上了一层鲜红的色彩,爱国大学生的示威游行,高举马列主义鲜明而又夺目的旗帜,呐喊嘶哑而又悲壮的口号,雄健的步伐在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不停地前进着。被捕,鲜血,牺牲。那时的无数青年如卢嘉川一样怀着一腔爱国赤诚,却免不了被残害的命运,最美的青春年华在瞬间戛然而止。你后悔吗?从不!国家存亡迫在眉睫,山河岁月笛声催,我心如歌,梦在此刻飞扬,过往的恩怨是非尽付春风沉醉。是啊,国家危在旦夕,为党和国家怎能言悔,我的一腔热血此刻化作冰心一片与党与国相依偎,捧起我为国流下的这掬热泪,足够我回味一生。青春是迷茫的,在这份迷茫中我们不断摸索着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这条探索之路并不好走,但纵然你被沿途的荆棘刺得体无完肤,你也不见得会后悔到什么地步,因为你找到了属于你自己的信仰,而这份信仰,是你后半生的人生方向,精神依托。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天依旧高远,海依旧辽阔,追逐你的梦想和信仰,额头迎着晨光,试着向你所想到达的地方高飞吧,谱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之歌,让青春无悔!


青春之歌读后感

  青春之歌读后感

  第一次读《青春之歌》这部小说是在进入大学一个月后。在现当代文学课上,这部小说被现当代文学老师多次提到,并且对它的评价颇佳。我想,既然是这么好的一本书,我应该好好去看看。所以,我把这部小说认真仔细地阅读了一遍。当时看完这部小说后,我并没有太多的感触。我并不觉得它有什么令人动人心弦的地方,只觉得书里面的那些人物是那么的不真实。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么英勇的人,并且还是个女人。

  再次阅读这部小说是在寒假期间,因为在家中无所事事,以至于产生了无聊的情绪。因此。我又再次拿起《青春之歌》这部小说来看,这一次却从中品出不同的韵味来。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似乎很难体会到当年的革命先烈们战斗的艰辛,更何况我们这些90后的孩子们。我们或许知道周杰伦,很熟悉王菲,但是却对秋瑾这些烈士一无所知。事实上,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依稀地,身上还留着那个时代的伤痛。可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却离我们远去了。

  有些人说,我们有些事情是不能选择的。比如说我们的父母是谁,我们生活在什么时代等等。我们可以说我们有权选择我们的生活,但事实上有时候我们身不由己。林道静他们那个时代的人想要和平,想要过上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但现实是残酷的,他们必须要过那种居无定所、胆战心惊的生活。

  再一次的细细品味,我领悟到了林道静对党的真挚的依赖像孩子依赖母亲一样的感情;领悟到他们那一群像火山一样喷发热血的爱国热情;领悟到了那个时代动荡的轰轰烈烈的时代风云。在那个动乱不安的时代,林道静的革命精神让人赞叹不已。当然,林道静不是一天就能成为一个革命战士的。最初的林道静是朵冰清玉洁的连花,是一个小知识分之而已经过了艰苦磨练和改造的过程,她身上逐渐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在经历了两次铁窗中血与火的洗礼后在革命实践中变得坚强,政治上也逐渐成熟起来。

  能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是林溢静的感人之处每当我读到她入狱时受到非常人所能忍受的折磨后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人生理念,坚持革命道路时我深感到自己以前知识的肤浅因为小说里一个个鲜明的革命人物一个个地牺牲让心硬如石的人也为之哀泣。当然,我很鄙视那些反面人物,那些卑鄙的手段和背叛令人咬牙切齿,即使他只是虚构的故事情节也能让人为之震撼。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战胜了孤独寂寞,他就可以战胜一切其实,在哪个战争的年代,革命战士们面临的最大的敌人是孤独,当时,由于革命是事业被很多人仇视,因此阻碍也重重。所以革命事业往往是在秘密进行着。刚开始从事革命的人们大多是没有战友的。因为这种举动不变世人所理解,把他们当成造反的人看待不是孤立就是打压。例如巴金《激流三步曲》中是觉慧,无法忍受封建家族的禁锢而离家出走,投奔革命,这些投奔革命的人不被人们承认,因此他们觉得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是孤立着的。

  这种孤独其实在他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至少他们还有怀着同样的革命梦想的战友们。有战友们的支持和鼓励就足矣。但是当仅有的同伴也不相信你。不理解你时,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孤独正如《雾~鱼~电》中的吴仁民一样,他们不被同志们所理解,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因而痛苦万分。《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也一样在她还没有入党之前她虽然忠于革命,但是内心切很迷茫不知道人性的方向在哪里,遇到卢嘉川林红等人后,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渐融入革命中但是党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对入党人员的考验是非常严厉的,最苛刻的一项是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独,林道静在入党前遇到过很多困难,身边的同志不断地牺牲,自己也一次地从死里逃生。那时候没有人能帮助她,没有人告诉她下一步该如何走,她只能靠自己一点点地摸索前进的道路。她坚持着,坚持孤独地走下去,她相信未来她不会是孤单一个人。


青春之歌读书笔记

  青春之歌读书笔记1500字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值得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去歌颂,而青春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好的歌。最近,我看了一本流动着青春热血的好书——《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我国著名作家杨沫的成功著作之一,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在他们那个年代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那么的热切。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本书以爱国学生为背景,文中描写了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中,塑造了很多的知识分子形象,在这个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不断加强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改变这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要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

 

  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有着崇高的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是经过艰苦的磨练和改造的。她虽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但她的生母是佃农,惨遭迫害而死,她的异母对她不好经常虐待她。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她选择了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不能很好的掩藏起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人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的更加坚强,政治上慢慢的成熟起来了!

  在《青春之歌》中我领略到了林道静对于党的依赖的像孩子对母亲一样的情感;我领略到他们那一群像火山一样喷发的热血的爱国之情;我领略着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的风云。一星期以来,每个晚上,我都沉浸在那个时代中。经过了一段时间,我还是难以从那个时代中走出来了。书看完了,但心还沉浸在那个年代!我看了杨沫的再版后记。这一本书,它经过了另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文化大革命的时代。它听取了众多的意见而改变了一点,增加了林道静在乡村农民运动中锻炼的七章,这表明了“歌明者要与工农商相结合”的革命思想,也给整部小说展示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林道静的思想发展、成熟之路也就更加合情合理。我虽然反感增写的理由,但却还是很喜欢这几章。最喜欢的是开头林道静和余永泽生活和卢嘉川接触的一段,写得很成功。可是后来,却很难理解一个成功的革命者的真正的斗争和革命的情节。这种内部的斗争,也许是因为某些人的批评,也许揉进了文革的一些影子,更也许,我自己并没有预料到当时斗争性的复杂。

  总而言之,杨沫是一个成功的作家,但同时她又是一个有太多责任的作家。作品不应该为历史去背上沉重的包袱。我欣赏的是那种“自由”的作家,他没有任何责任和工作的目的需要而去写作,他的作品是能让人觉得无人能代替的感觉,那是他心底最动听的呼声。杨沫的作品,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是她毕竟写出了,成功地写出了那一代人最壮美的青春!

  这本书也让我感到,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生活的太自在,我们也应该有着像文中的林道静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意志,这种奉献要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疼得不得了,个个都像经历不起任何风吹雨打,很多事都要靠父母,缺乏奉献精神,而坚强的意志是锻炼出来的,而不是在手中捧出来的,在嘴里晗出来的。现在的社会竞争力很强,但在学校的莘莘学子们却感受不到社会的竞争力。只有在读红书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激昂的情愫!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uhougan1500zi/201212/7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