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芦花荡读后感范文

  来源: 读后感范文 

  芦花荡读后感范文

  对英雄,我一向是除了崇拜外,还有诸多困惑。因为我们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仰视“英雄们”仰视得都喘不过气来的压抑中度过的。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英雄都很高大英武,为什么英雄们无一例外地都会说差不多的豪言壮语,为什么英雄们连想的东西都八九不离十地催人泪下。我觉得我自己离英雄的境界实在是太远太远了,所以我很沮丧。

  但《芦花荡》中似乎不一样。那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老人很让我们觉得亲切:

  首先是老人外貌不像英雄。

  这个老头子似乎和英雄的形象相距甚远,他不年轻,不英俊,不高大,不健壮。没有英雄应该有的“挺拔的身材”,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干瘦”,“干黑”,眼睛是“深陷”的,穿的更是“破旧短裤”。咋一看,这样子更像一个在水上长年累月操劳,有些“水上能耐”,精力旺盛的老头子。当然事实上也是。

  当然主要还是性格距离英雄的境界太远。

  一是自负。你看他说的“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好大的口气!你看他平日里做的,在敌人的炮火下,“像一个没事的人一样”,他的心情是“悠闲”的,做事情的标准是“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WwW.330011.COm他完全不把敌人放在眼里,大敌当前,视斗争如游戏,思想境界确实不能算太高。

  二是欠谨慎。小女孩儿要在敌人的枪口下洗头洗脸,连大菱都觉察到了危险连忙“轻声吆喝”,老头子却大大咧咧地鼓励“不怕,洗一洗吧”,这很可能就已经使目标暴露,后来直接导致大菱受伤。大菱已经挂花,他还在自信“不怕,他打不着我们”。这哪里像一个成熟的革命者的行事哟!

  三是孩子气。先看他的语言,知道出事之后,“叹一口气,停了半天”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注意,这句话用的不是感叹号,这更是一句不可能去实现的话,事实上老头子后来也二话没说就把两孩子送进去了。一个“老战士”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对着两个孩子,居然说出这样不负责的话来,这真是颇耐人寻味。这里与其说是一种自责,还不如说是一种发泄,一种颇带孩子气的发泄,甚至还有点儿是因为不服气而委屈撒娇呢!老小老小老人变小嘛!你再看他的心里活动:“平日里自己夸下海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呀?这老脸啊!”噢,他最关注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自己的“老脸”呢!还有一处也颇传神,结尾处老头子在敲打着敌人的时候,“向着苇塘望了一眼”,他望什么,想什么?孩子们说,他一定是在炫耀,一定是在得意:看吧,看我说到做到了吧,看我给大菱报了仇吧,看我多厉害吧。就这一眼,老头子的孩子气历历在目。

  嘿,没有成熟和刚健,没有崇高和伟大,没有豪言和壮语,这就是孙犁笔下的英雄:喝的是白洋淀的水,吃的是白洋淀的饭,长着老百姓的样子,说的是老百姓的话,想的是老百姓的事。一脚的泥土气息,一身的鱼腥味儿。洗尽了的“英雄气”之后,反叛了“高大全”之后,我和孩子们都觉得这个英雄真实极了,可爱极了。我们恍然大悟:噢,原来英雄也可以有缺点,原来英雄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思想和表达啊!

  这使我想起了《木兰诗》中那位可爱的花木兰:十年征战的描写只有短短一节,木兰的孝顺木兰的思亲木兰的调皮木兰的娇俏却是浓墨重彩。巾帼英雄先是人家小儿女,每每读到这个地方,我都会莞而一笑,心中充满了对作者神来之笔心领神会的快乐。

  白杨淀的这位老人让我恍然大悟:黄继光堵枪眼的时候可能也会想到父母亲人,烈火中的邱少云也会感到疼痛难忍或许也会有小小的挣扎不至于“一动不动”,顶天立地可能只是邱少云的精神未必就是他的形象。所谓英雄,不必先成神成圣,而首先应该“成人”。

  所以,我和孩子们走进《芦花荡》中的老头子的时候,我们很愉快,很轻松,很自信,我们更对“血肉丰满”这个词语第一次有了很会心的领悟。

  是的,回归生活的英雄,更受生活的欢迎啊!而最有魅力的语文,不就是生活中的语文吗?


芦花荡读后感

  芦花荡读后感1000字

  文中像一片苇叶“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小船在苇塘中的样子,也比喻主人具有苇子一样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斗争的意志。

  文中的飘”字形象的写出了木船的轻快,表现了老头子驾船技术的高超。

  文中“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www.duhougan.com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写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同时,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景物描写,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夜晚的明亮。在如此明亮的夜晚,老头子 竟驾着船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活动。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 了。把女孩子们逐渐成长的过程描述得富有生活韵味。庄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飞北回,诗意傲然地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于“眼望着天边的北斗”,所以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北斗”,既是实在的景物,同时,他又暗喻党的光辉的指引。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对斗争的描写表现出了老头子的智勇双全,他早在枯木桩上了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放一大捆莲蓬,引鬼子进入水区,让钩子把敌人咬住,然后痛击敌人。


芦花荡读后感

  芦花荡读后感1500字

  最近读孙犁的《芦花荡》,我的脑海闪现出“天堂里的战争”六个字,这可能源于孙犁的叙述艺术,将残酷无情的抗战,以如诗如画的风景描写与淡化战斗的描述之故吧。

  一、芦花荡里宁静的月夜

  “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夜幕下的芦花荡,让饱受战争折磨的心随着天上的星滴落而去,滴落在白洋淀平静水里。那“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月有情,在芦花荡的水天中,如一个微笑的俏皮的脸挂在天空,让人们在战争的苦闷中找寻到了快乐、童真与幸福。水天在这星月下朦胧起来,仿佛带着人们进入了梦境。悠悠的芦花荡,变幻出诗意,让人们忘记了这里的生死战场,忘记了昨日的过水上封锁线的激战,忘记了生离死别的痛。

  “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诗情画意的月夜行船,在月色、清波、芦花、一叶小舟、一个“渔人”的组图里,营造出一个宁静清幽的月夜图景。似有微风浮过苇塘,一片苇叶飘在清幽的月夜,船桨轻快的击水声在你耳边响起,还有老头子带着“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向你传递着热爱生活的喜悦。

  二、芦花荡的清香

  “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稻香扑鼻,鱼香入口,夹起雪白的米饭,咽下可口的佳肴,在残酷的环境里营造了家的温馨。“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制造一个沁香的陷阱,诱敌寻香而来,待他们是水里绕在枯木桩上的铁勾子。没有喊杀,没有拼死一搏,有的是“清香”入鼻,残酷无情的战争被清香淡化了。

  三、 悠闲的老人与天真的小女孩。

  “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短的头发。”在深夜过日军封锁线接两个女孩是十分危险的,但在冀中区过来找队伍的小女孩的心里,从她的神情动作上看不到紧张,找不到战争的影子,有的是玩耍的快乐,对芦花荡的喜爱。芦花荡宁静俨然成了她们释放战斗苦闷的天堂,“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洗一洗就精神了!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神情喜悦,话语亲切,心灵美丽。

  作者没有将读者的注意力转到如何躲过日军的眼睛这一重要事情,而是用喜爱的目光注视着船上的女孩,“多么俊”不仅写出了女孩的美,也写出了老头子心灵的美。此情此景让我们想到了幸福甜美的生活。这是过敌人水上的封锁线吗?我们定然会有这样的疑问,孙犁用他特有的叙事艺术告诉每个读者,战争也可以用清新的语言来叙述,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也有女孩的天真,老人的悠闲,缓解战争紧张气氛跃然纸上。

  四、淡化的战斗画面

  战斗中无法回避的残酷也巧妙地进行淡化描写。“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望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这就是老头子准备与敌人战斗前的环境。“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个投进嘴里去。”“有一篙没一篙”的悠闲之状,“忙着剥莲蓬”的目中无敌的自信,“投”的愉快吃状。让读者在字里行间读出轻松的生活气氛。

  在斗敌中,“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两句在写出高超的驾船技术的同时,带有一种戏耍。“溜溜”“旋风”带有一份快乐。

  在护送两个女孩时,大女孩负伤了,作者用“一股热热的东西”“挂花”有意回避鲜血。在与鬼子打斗中,用“敲打顽固的老玉米”发泄心中对敌人的恨。

  《芦花荡》是孙犁的代表作,更是描写战争的一篇杰作。它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现手法给了读者清新的抗日战斗感受,用美丽的心灵描写芦花荡,送给读者一个天堂般美丽的心灵体验。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212/7615.html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