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党在我心中读后感范文

  来源: 读后感范文 

  最近,我读了《党在我心中》这篇文章,更加深入了我对党的了解,他们用汗水浇灌了新中国,让我们国泰民安,换来人们和美的生活,也激起了我和同学们的美好追忆。

  那是一堂作文课,许老师带着轻轻的微笑推开门走了进来,找了两个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可爱的女孩头像。

  大家议论纷纷,我心中挂起了“小问号”,“难不成又写人,真是枯燥无味。”我想。老师公布了“贴鼻子”的谜底了,全班欢呼雀跃,简直乱了套。

  王天赐第一个上场,一下贴到眼角旁,带动了我们的欢笑,接下来上场的更加离奇,我们笑得到了极限,不能再笑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严鸣铭,他胸有成竹的拿起了“鼻个子”,毫不犹豫的贴到黑板上,贴到九霄云外,这一举动让我一下从板凳上笑得摔了下来,差点笑掉大牙,其他男同学甚至用谴责的目光望着他,说“给我们男生丢脸!”他听后,垂头丧气的回位,爬在桌子上,不肯抬头,觉着很丢脸。

  该我上场了,有紧张又激动,被布蒙起来,眼前一片漆黑,头晕脑胀,晃晃悠悠走到黑板前,拿起鼻子就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气呵成。还不错,差一点就点到了,但还是整个教室里弥漫着欢笑。我们玩的不亦乐乎,玩了好久。这声声欢笑都是党的汗水换来的

  党换来的何止这些,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卫中国的版图;他们甘愿在风雨交加的塞北守护美丽的祖国。WWW.330011.COM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我们都不能忘记: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


小学生读后感党在我心中

  我读了《党在我心中》这本书,对党的光辉历史、光荣传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告诉了我,要坚强、勇敢、乐于助人、沉着、虚心等等道理。

  这本书每个故事都让我感动而兴奋。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人民的勤务员》这个故事,主人公是雷锋。他有一句话,叫:“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次,雷锋看病回来,路过建筑工地,看见搬砖工人们个个累得汗流浃背。他就跑去帮忙,连续搬了十几趟,全身衣服都湿透了。雷锋虽然是个孤儿,却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望,坚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虽在成长路上经历了多少磨难,却像梅花一样有骨气,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不仅仅是雷锋,黄继光也很值得我学习。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他的手臂被敌人打穿两个洞,但他依然向前爬行着,突然,他猛的一跳,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闪烁着火苗的机枪口,他光荣地牺牲了,可换来了战斗的胜利。黄继光坚强、勇敢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以前,我非常胆小,连小小的蚂蚁都怕。一次,我和妈妈去外面玩,发现有一只蚂蚁爬到了我身上,吓了一大跳,并大声叫了起来。读了这个故事后,增强了我的勇气和力量,我发现我变得比以前勇敢了,也许是黄继光的故事感动了我。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怕蚂蚁了。不仅是雷锋、黄继光令人钦佩,还有许多革命志士为了事业而英勇奋斗,有些同志还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让我们向他们学习、致敬,让我们胸前的红领巾飘扬吧!


党在我心中读后感

  每每仰望着黄红相间的五星红旗,心中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骄傲。转眼,中国共产党已迎来了她的九十岁生日,近些天我深入地了解了党那沧桑的历史。

  从细细的阅读中,我认识了坚贞不屈的李大钊、身残志坚的吴运铎、“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在这么多英雄中,最令我敬佩的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隐蔽战争的光辉代表——钱壮飞。

  钱壮飞被组织安排到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的身边。钱壮飞因偶然拍到了徐曾恩的密码本,得知中共地下组织的重要任务顾顺章在武汉叛变投敌。他立刻派女婿刘杞夫做特快夜车赶往上海:“你带一个口信给舅舅:天亮已走,母病危,速转院!:钱壮飞用地下党的暗号巧妙传递信息,并用“十”字提醒中共特工迅速撤离。国民党企图在三天之内将中共中央机关一网打尽的如意算盘就这样落了空。

  凭着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钱壮飞勇敢机智,深入龙潭虎穴,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做出贡献。钱壮飞拥有的胆识,是一般人没有的。他时时刻刻都有可能会被发现,但他仍旧从容不迫地做好这份特殊的使命。如果让我来接受这份使命,我可能早就露出破绽了。我的交际能力虽说还不错,但是还没有达到钱壮飞这种程度。我想,他不仅胆识令人钦佩,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也值得赞赏,国民党的条件比共产党好得多,有香烟、红酒等,但他对共产党的忠心耿耿始终没有动摇。

  不仅钱壮飞令人钦佩,许多革命战士也同样为革命事业而奋斗,有些同志还为此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让我们仰望五星红旗吧!它承载着革命烈士对我们的期望。让我们整齐地佩戴红领巾吧!它是用前线战士的鲜血换来的。

  党,你永远在我心中!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212/8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