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600字 >> 正文

爱国读后感

  来源: 读后感600字 

在旧中国,我们国家是十分贫穷落后的。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毛泽东爷爷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震撼了中国!震撼了全世界!

读了《我的祖国》这本书,我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祖国只用了短短60年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在农业、医疗技术发展方面,还是在教育推进上,我国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遨游太空,一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梦想。嫦娥奔月这个古老的神话,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经对浩瀚无边的宇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了美好的梦想。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此开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在未来几个月里,中国人民还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天宫一号,这个人造卫星可以让人在太空中生活一个月、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科技的发展,让我国提升了国际地位。

5.12地震,给汶川人民带来了灾难,但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WwW.330011.COM在救灾和赈灾中,我感觉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舍己救人,无私无畏,大爱无疆的伟大光辉。

《我的祖国》这本书使我知道了祖国的强盛,我热爱我的祖国!我愿祖国在新的一年里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爱国主义读后感

  爱国主义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这篇英雄故事,内心非常激动。夜已深了,可我还未入睡。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老是出现在我眼前。黄继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牺牲时年仅22岁,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起头来。前去爆破的三个小组都牺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个战士再次前去爆破。一个战士中弹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接近敌人火力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边没有一样武器。危急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敌人、战士们惊呆了时,我也惊呆了,谁又见过这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呢?都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是啊,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侵犯,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他们用忍饥挨饿换取了我们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取了我们今天树荫下的嬉戏;是他们用流血牺牲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

  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爱国书籍读后感

  爱国书籍读后感600字

  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60周年了。我们将血接母亲60大庆,想必你们也知道,人在一生当中60岁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即将到来的国庆将是全世界瞩目的。

  我在阅读《小兵张嘎》这篇文章后,心中不由感慨万千。张嘎和我们是同年人,小小年纪就参加了光荣的革命队伍中。在这之前,他和她奶奶住在一起,奶奶被可恶的日本人杀害了。这也许就给嘎子的心中添上了不可磨灭的仇恨。在战争时期,多少英雄被敌人杀害了,但他们至死也不肯说出我们中国的机使是肉体的折磨,他们可贵的精神也丝毫不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往往是正义战胜邪恶。嘎子。即子打败皇军后,队长给了他一支真正的手枪,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小八路。再想想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少年,不可能有嘎子那样的机智与勇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能自己研制导弹,能自己研制飞机,能自己做先进的设备。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大国,中国不再像以前那样弱小,那样受人歧视了,中国人站起来了!!!这都是党的功劳!

  再回顾历史,多少诗人写下了爱国诗篇,歌颂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句句都表露出了祖国的统一的一片丹心。屈原和文天祥也是通过爱国时局来表达的这种情感。

  去年,奥运会在中国的北京举行,精湛的表演和新颖独特的设计方案,给世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得到了奥运会的认可。NBA曾说北京奥运会在在几乎所有方面都创造了历史。

  可见,我们的祖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日益昌盛。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uhougan600zi/201212/4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