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1000字 >> 正文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作文

  来源: 读后感1000字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作文1000字

  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爱无偏私,亦有不济;名虽美甚,伪亦必生。仁德之厚,行义之正,礼敬之清,皆载之以道。弃其本而适其末,虽盛其美,必有患忧,岂足处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因物而全物之真,柔弱所以克胜刚强也。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为无为,事无事,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知人者智,未若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未若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用志于内,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是故,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亦为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守强不强,守弱则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禅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代天施杀者,希有不伤手矣。wWW.330011.com夫燕雀有匹,鸠鸽有仇,自然以足,益之则忧。续凫之足,何异于截鹤之胫畏誉而进,何异畏邢是非同门,美恶同根,不可得而偏举也。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万物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则更无生之地焉。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不足贵,贵在其母。四时成运,功成则移,以子知母,知易而行难。物壮则老,兵强则亡,道非常道,玄之又玄。形质承违,同乎于玄极。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昼。孰为此者天地。天地亦不能久。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其名曰大。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相;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道者,万物之奥。处卑不动,守静不衰,无形无影,无逆无违;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以道莅天下,物守自然,则神无所加。神无所加,则不知神之为神。是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读后感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面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您正浏览的文章由www.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后来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1><2>

$False$

『 1 』『 2 』
千年老子--《道德经》研读感

  吴祖波,河南黄河河务局办公室工作,爱好写作,思考,独处。QQ88495181

  多少个深夜,我久伏书桌,让思绪穿梭2500多年的时空,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试图寻觅老聃的足迹,渐行渐远……

  终于,老子骑着青牛向我微笑走来,我问:“21世纪的中国,何为‘道’?”

  他说:“和平,发展,和谐”。

  “不敢为天下先”----和平,永远不称霸

  和平,人类千百年来最大的追求。只有和平,历史的车轮才能滚滚向前,人类才能安居乐业,儿童就会有鲜花和糖果,情侣方可迈步在月光之下,老人才能尽享天伦之乐。反之,百业凋零,人类泣血。

  纵观世界的发展史,曾经有过这样一些国家,波斯帝国、土耳其帝国、罗马帝国、蒙古帝国,它们都曾是上帝的宠儿,拥有广袤的疆土、众多的臣民,它们是何等强大。可是,它们的统治者要为“天下先”,想成为地球之王。于是,穷兵黩武,连年的征战,四方的杀伐,过早的透支了国力,过度的伤害了人民。最后,它们又一个个的灭亡了,留下的只是废弃城廓和满目荒凉,曾经的存在也仅仅能算作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浪花一朵。二战中的“轴心国”集团,仍是要为“天下先”,悍然发动不义的战争,犯下反人类的罪行,其罪恶罄竹难书,也险些给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带来毁灭。然而,德国牢记二战惨痛教训,直面历史,真诚忏悔,高举和平的旗帜,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从而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所有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战争,多是守势之战。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大唐时代,引万邦来贺,靠的不是武力,而是征服人心的文化。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更是渴求和平、谋求和平。党的十七大也再次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老子“不敢为天下先”,中国共产党“永远不称霸”,好像形成了历史的交汇,也好像后者是对前者的诠释。但不管怎样,交汇也好,诠释也罢,我们要的是和平,只有“不敢为天下先”,只有“永远不称霸,我们才能享受和平的阳光,呼吸自由的空气。

  “大邦者下流”----发展,六十年追求

  老子留“大道”文章《道德经》与秦,并预言:“秦之国运,与周分合,周秦同源,同起西陲,秦救周,始为诸侯,秦周分离,离五百年,大合于秦,合十七年,霸王出。”

  老子不亏为圣哲,果不其然,秦后来七国独大,一统华夏,结束了长达500多年战乱。在这期间,秦的崛起,经历了商鞅变法二十年的隐忍。秦孝公即位,以“下流”处之,休兵罢战,割地求和,实施变法,与列国“不争”,终成“大邦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年,也是我们隐忍的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我国政府在处理国际热点敏感问题上,坚守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无不保持低调,处之“下流”。小平同志也曾告诫我们,军队要忍耐。于是,我们百万裁军、压缩军费开支。在南海争端、中印边界划定、台海问题上,我们时刻保持清醒,保持隐忍,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力争换取发展的时间。历史不会忘记1999年,那是一个多事之秋,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法轮功”邪教组织围攻中南海,又时值国企改革举步维艰,根根导火索,无一不牵连着国人敏感的神经,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我们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幸运的是,隐忍战胜了躁动,我们“打掉牙齿和血吞”,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咬定青山不放松,埋头发展经济,用发展的成果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我曾多次思考,古老的中华为何历经五千年而长盛不衰?而与之相流长的三大文明古国为何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隐远逝?余秋雨曾在《千年一叹》中给过这样的答案:山川形胜、民族性格、文化信仰。我最赞成的是文化信仰,因为只有理性的力量才能使人最终慑服。正如古之国士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为何物?老子说“不争莫能与之争”;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

  “知常曰明” ----和谐,科学发展观

  我站立在祖国的巨幅地图前,久久凝视着楚风古韵的安徽,细读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座高山、每一条河流。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无论是近现代,还是古代,皆是人文荟萃,星光闪耀。2500多年前,老聃在这里参悟天机,穷识宇宙,窥破运化,创立“天道”。今天,从这里走出的胡锦涛同志,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或许这是山川的灵动吧!一位文化学派的创始人与一位政党的总书记相遇了,他们思想和理念交汇在了一起。由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我们来说,透视的是一个政党,反思的是一部历史,剖析的是一个民族,解读的是一种文化。

  集天地之灵气,采万物之精华,勇敢的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纪。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多少年来,人们对于大自然总是征服、争夺,贪婪无度。人与水争地为利,水与人争地为患,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沉重的历史与现实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天空不再蔚蓝,河水不再清澈,空气不再清新,我们不得不停箸思考,看看我们明天还能喝什么?想想我们明天还能吃什么?

  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共产党的伟大就在于她生来就是为人类谋幸福的,为了人类的幸福美好,他们可以克服任何艰难困苦,包括克服修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当前,这个政党正在引领着他们的国家走向和谐。和谐是什么呢?也就是老子的“常”,和谐没有形象,它隐于有形之中,无处不在,既是人与人的和谐,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赶快觉醒吧!我的族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赶快行动吧!我的族类。请节约每一滴水,保护每一棵小草。让天空恢复往日的明净,让河水恢复往日的清澈,让草原恢复往日的碧绿,让花朵恢复往日的鲜艳,让阳光恢复往日的灿烂!

  (胡红:一家之言,有些差强人意)

  猫又:道德经的研读者诸多,我觉得可以结合他人的观点带着一起阅读,或许那样读完之后所得到的诸多想法会更全面,而不是部分的以偏概全。

  心雨:文章太“和谐”了,有点敏感

  拙弓:一派胡言!知常曰明竟可以与和谐扯上关系,而其后文也没有相应的合理解释,可笑可鄙。老子原文如下: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是矣可知老子所谓的“常”,乃是事物之规律,知道把握事物的规律后则为学为事有方寸而不混乱,有路途而不迷失。通观全文,官方言语处处可见,刺眼入骨,令人生恨。请删!

  马伊蕾:《道德经》是我很喜欢的篇目,总觉得古人太过强大,他们的思考实在智慧,让后人都啧啧赞叹不已,那么现在的我们呢?在吸取古人精义的同时我们有给后人机会评说我们的智慧吗?

  陈忠国:前面开篇时老子说了发展,但是,第二个小标题后的内容重点写的是有关“小平”的发展观。

  青狼:意不达老子,文又尊政党,似乎不妥

  落落:“格式”文。文者对老子的研读似乎仅仅之写出了些许皮毛而已,并未深入骨髓的将其精华深谈。

  卞秋露:很多说法和观点太绝对了,违背了老子原本的意思!

  子君点评:这篇文章,怎么越看越像嚼蜡。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申志刚点评:旗手的责任,官样的文章。

  王甲再版建议:《千年老子--《道德经》研读感》无语,看完简直愤怒!几乎完全曲解,并有五毛党之嫌!删!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uhougan1000zi/201212/6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