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30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范文 >> 正文

现代化的陷阱读后感

  来源: 读后感范文 

  重读何清涟女士的《现代化的陷阱》及《我们依然仰望星空》是因为黄光裕等一批富商和高官的落马引起的。曾经读过她的书,粗粗翻阅,虽然写的深刻,却不以为 然,以为她只是众多夜莺里面的一只呱呱的乌鸦,有哗众取宠之嫌,中国社会的顽疾也没有她说的那么严重。可是恰逢改革开放三十周之时,有一批高官和富商落马 了,是人不得不重新拾起她的书,思考她书中所持有观点的警示性。当然贪官、奸商年年有落马的,何以近两年就特殊了?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天津市原市委常委 皮黔生被调查,这已是中国本月第四次公布对“问题高官”的处理情况。之前,官方分别通报,8日深圳市长许宗衡被调查,9日原公安部长助理郑少东被调 查,12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朱志刚被调查。(新华网)像中国首富黄光裕被囚禁……这些人可大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风云人物,甚至被称为近三十年的 “创业元老”,在他们落马的前一天,各大电媒和平面媒体都正不遗余力的报道他们在改革开放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与辉煌业绩,就是这些能够成为历史功臣的风云人 物,一夜落马,不知击碎了多少以他们为奋斗目标者的信心,同样引得亿万民众惊嘘不已。

  知耻着为勇,思索痛切才会领悟深刻。可以说,改革的更大成就,有赖于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依旧借用作者的话来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无论 什么人都不可否认,现在比三十年前的改革伊始,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及人民的生活质量无疑成倍的增长。然而全国山和一片大好,市场欣 欣向荣的时候,一批高官与富商的落马引得人们惊叹之时,而国内又发生数起群体事件,孟连、南康,甚至石首数万人等民众与官、与警察的大型冲突事件使我们在 坐享改革成果的时候,心里有那么一点点不安,为什么改革开放成果丰硕的三十年后维稳成了我们头上的一把利剑?

  在去年经济危机来临之时,网络的成绩调查中,认为腐败是中国当前最严重的问题而非金融危机,这就怪了,全世界都在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扼手断腕般痛苦时,中国的腐败问题何以稳坐头把交椅?

  《现代化的陷阱》一书著作于十几年前,十年前作者就指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问题,在今天看来,不但依然存在,而且愈演愈烈。wwW.330011.Com譬如权利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贪 渎文化,市场游戏中伦理规模的缺乏,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扩大,农村的宗法组织,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这一连串问题,不能不说为我们深化改革敲响了警钟。 至少十年前没有像三鹿毒奶粉那样危害婴儿的事件,公然把罪恶的手伸向我们怀中嗷嗷待哺的婴儿,自古以来也没有像三鹿奶的制造商一样打着正义与爱心的旗帜, 做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情。即使用丧尽天良这个词形容也过于太轻了。人的伦理道德在物欲的冲击中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完全说明藐视认得求利动机,从根本上丧失 了人性。看看那些婴儿纯净如湖水的眼睛,还有那个作为“人”的人为了金钱对他们下如此的毒手呢?

  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的回避,就像小孩子长了一颗毒瘤,只因他小怕疼而不开刀手术,等他长大了,那“成年”的毒瘤还有被治疗的余地吗?也许有人 说,等我们的经济发展到更好的时候,再去解决遗留的问题。可是什么是更好的标准,而且问题难道就不会成长吗?这无疑是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的思维方式。

  就在当中国大部分经济学家唱着“新闻联播”的主旋律时,何清涟的“当代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著作像一组不和谐的音符干扰了自娱自乐的优美乐章。于无声处听 惊雷,原以为它能够给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头脑发热的文化人送上一块干冰,起到降温制热的作用,可惜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给这个女子政治的打压,最后背井 离乡,漂泊在他国。中国社会少了一位鸱枭,而美国却多了一位精英。“一流人才在国外,二流人才搞科研,三流人才做官玩”有人调侃,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斯 人独去,而那种“虽万千人而独往矣”的巾帼豪情依旧令吾辈们回肠荡气。

  再次翻阅《现代化的陷阱》,三十万字,读来令我感怀不已。尽管书中所提出的问题多余建设性,而且所指至的社会问题也不完全准确,许多观点不敢苟同,有些数 据出现纰缪,可是我们却不能忽视这本书的价值。改革三十年,我们听到太多正面的声音,而我在改革三十年的成长了到二十岁,自幼就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几 乎没有听到过与社会主流声音相悖的言论,而看了《现代化的陷阱》之后,感到何清涟女士的用心良苦,从改革的背面思考我们时代的症结所在,以求得医治之方。 很多陷阱表面上“温柔仁慈”,我们稍不注意也许会人仰马翻。披着羊皮的狼毕竟还是狼,不会变得仁慈起来。

  现代化进程中是否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陷阱,想来谁掉进去谁才会相信。所以论证它的存在与否没有人相信,意义不大。所以我只是引用近两年的几组数据,来看看 数据背后的温柔的陷阱:一、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 0。317,2006年则升至0。496。甚至有人说近两年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的界限了。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Gini)根据著名的洛 伦兹曲线提出的判断收入公平程度的指标。从理论上说,基尼系数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分别表现绝对平等和绝对不平等。但实际测得的数值均在0。1~0。 6之间。一般认为,基尼系数的合理值应是0。25左右,其合理界限在0。2——0。3之间。也就是说超过0。5后就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当然我国的数据 制作专家们永远会让基尼系数保持在0。5以内,即便是超过了想来也无大碍,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中一般国外常用数据会患上奇怪的水土不服症;二、有关数据显 示,全世界50%的财富掌握在2%的人手中,当前中国0。4%的人占有70%的财富(蔡继明委员),在亿万富翁家庭92%的人是特权阶层。此数据看出中国 的“红色贵族”已蔚然成风,中国再也不怕被外国人讥笑是一个只有暴发户而没有“贵族”的国家。我只是用两组官方的数据来做个小小的揣摩,因小生鲁钝并没什 么歹意,也无法从数据里面看出什么本质,就当是玩儿。至于这组数据后面有没有温柔的陷阱,我是没有办法分析出的。

  盛世不讲危言,这恐怕是中国的一大优良传统。然而何清涟的危言却不耸听,作为经济学著作,很多人都会被它严肃的面罩与冰冷的数据吓得望而却步,而何清涟的 著作却与一般经济学著作有严格的区别,只要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能在她通俗易懂的文字中安放自己的心灵,一些复杂的数据也用明了的文字阐释得一清二 楚。没有故弄玄虚的假学究气氛,也没有把文字写的云里雾里的令读者模棱两可,虽然是学术著作却又杂文般的激情。

  众人皆醉我独醒。何清涟如同她的名字一般,举世浊浊,而读自清涟,有李白式的大胸襟“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孤独;亦有陆游式的“位卑不敢忘忧国”的 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盛世的清醒着,只要心存忧患,看到好的时候辩证的想象它不好的一面,我们在面对“温柔的陷阱”时, 不再视而不见或绕道远行就皆大欢喜了。如果我们绕过陷阱正踌躇满志,怡然自得时,我们的亲人朋友可能在下一刻不慎就掉了下去。

  忠言逆耳不利行,希望何女士世纪前敲响的警钟,能够在世纪后的今天依然有人从中听出其中饱含深情的忧思。国家与民众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为自己的民 众寻求公平与正义,提供稳定与安全,想取得长足发展恐怕也是空谈;而民众自私自利之心大盛不为国家的前途着想时,长此以往恐怕也会国将不国,民将不民。


现代化的陷阱读后感

  我是一个不太关心经济问题的人,可生在这个社会,完全不关心是不可能的,但又发现我们的社会在发展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是一个感性认识而已,从来也没有系统的想过,也不可能进行系统的想,因为我不是经济学家。在高人的指点下,才有幸拜读何清涟的《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经济社会问题》,是当今一部不可多得的讨论政治经济方面的好书。何清涟是社科院的一位经济研究者,从本书来看,对经济应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很可惜的是我党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实在是一个惋惜的事。这件事也让我想起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的劣根性,让我们这些人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因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在大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不想听与此相左的意见,因为盛世不能讲“危言”,可这个危言不是耸听。只能说,我们这个民族太好大喜功,不想正视这个问题,所以才有中国今天这个局面。

  本书出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所有的问题,现在一个也没有少,所有的问题只能说更加严重,各级领导都没有在发展的时候来纠正这些问题,因为这样会影响他的政绩。这些高瞻远瞩的建议,居然没有人去听,去做,还被我党列为禁书,真的一个可悲。

  我从来不敢去评价这本书,但我太认同这本书,他把我们现实社会中很多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了总结,有些并提出解决方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我将书所列的问题在这儿摆摆,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1. “只要劣币(非法收入)与良币等值,只要现存体制不能使手持劣币者受到惩罚,人们便不会奉公守法。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原理)

  2. 当今腐败根源是“权力市场化”,前几年的“股份制改造”是腐败分子对“公有制的一次大规模免费午餐”。要改变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必须使权力遂步从经济领域退位,使政府由过去的经济生活的主体变为仲裁者,在制度安排上,要制约行政权力并使之与经济活动绝缘,从而达到根除腐败的目的。

  3. 中国的股份制改革成为一些权力者瓜分国有资产的一方式。致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只有让权力遂步从经济领域中退位,使政府由过去经济生活的主体变为无仲裁者,在制度安排上,在制约行政权力并使之与经济活动完成绝缘,从而达到根除腐败的目的。

  4. 股份制和房地产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生产率的提高,滋长了人们的投机心理,劣化了社会道德,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危害极大。权力无处不在,一样也渗透到房地产,致使房价高涨。房地产留下了很多后遗证,让人想起萨瓦斯的一句名言:政府这个词的词根来自希腊,意思是操舵。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直接提供服务就是划桨,可政府并不擅长划桨。

  5. 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是旧体制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大重要遗产。他已成为经济改革的一个“瓶颈”。国有企业被“三座大山”压住,这“三座大山”是债务过重,企业办社会,冗员过多。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法则不相容,其一,国有企业的经理层所受到的约束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主管,其二,国有企业缺乏资本运营的概念。所以企业经理层在“经营”领导时,出现恶劣的腐败行为:一是贪污受贿;二是公款吃喝玩乐;三是安插亲信;搜刮国有资产,以国有企业养自己在处办的暗产,致使庙穷方丈富的情况。

  6. 中国当代寻租活动(权力腐败)的根源:关系网;中国的“贪渎文化”。腐败让社会付出了具大的成本:政府机能的侵蚀;社会资源的巨大耗费;官大位再发展。

  7. 在靠灰色收入或黑色收入起家的阶层,拥有高档享受,在他们的影响下,“勤劳致富”已成为一种过时的思想观念。在财富积累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类人得利:一是社会资源的管理者;二是国有企业负责人;三是有能力将权力变换成金钱的中介者;四是驻处机构人员;五是明星,证券人员。

  8. 缺乏伦理规范的市场游戏。三角债及杀熟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中国的改革最显著的特点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经济伦理这三个方面极其不同步。政治制度的变迁滞后,经济制度的变化相对要快,经济伦理的变化则快的惊人。社会主义奉献型经济伦理,在10多年里已土崩瓦解,并被一切围绕实利作取舍的价值判断标准代替,结果导致社会严重混乱。职来道德缺失;经济信用失常(合同无效;假冒伪劣);分配法则畸变――主变是是因为选择了“效率优先”“先发展后分配”的发展战略。中国现在的发展是牺牲平等换取效率,但真的得到了效率吗?经济伦理畸变(公、私观念畸变;金钱至上);财富的困惑(素质低下的富人如何使用财富;国家如何管理财富;在财富面前的道德困窘)

  9. 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扩大。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改革政策已取得重大成就。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已达到了,但没有共同富裕。形成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分配机制严重扭曲为发权力、人情(实际为金钱)关系和投机为本位进行分配。中国对贫富差距过大不满的真正原因实际上对不正当致富的不满,而不是平均主义时代那种简单地对贫富分层的不满。

  10. 人口、就业与犯罪。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中国现在突出的两大问题是就业与犯罪。而在人口、就业和犯罪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往城市,成为边缘人员,会兴起很多次生集团,成为黑社会的组织基础。因为安分守已和安居乐业联系在一起,如果安居乐业做不到,那就只有掠夺他人财物以维持生存。就会产生黑社会组织。

  11. 社会控制的多元化及地方恶势力。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裙带盛行,人情化力量起很大作用。现在是黑社会帮派和“白”道合流,控制社会。农村基层守法组织盛行。地方恶势力的形成――包括宗族势力、暴发户和黑社会团伙。黑白合流。

  12. 黑色经济活动和黑社会组织。地下经济-地下非法活动、违法经营、合法经营取得了非法收入。黑色经济和载体:黑社会。黑社会类型:企业化经营、以暴力为资本。泛滥成灾的假冒伪劣商品和地下工厂。

  结束语: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权力市场化,造成大面积的社会分配不公、社会腐败和高通胀率。以效率优先价值取向必将牺牲社会公平。本书像一支镇静剂,给昏热病者以镇静理智。作者像一个孙行者,对纷纭世象能洞察奸弊。 这是一本能让人轻松读完但读完后让人沉重的书。 这是一本每一个关心中国国情的人都该一读的书。


《现代作家书简》读后感

  日记或书傀是向来有些读者的。先前是在看朗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于是害得名人连写Bt己和信也不敢随随便使。晋人写危已经得声明“匆匆不暇草书”,今人作日记,竞日日要防传钞,来不及出版。王尔德的自述,至今还合一部分米曾公开,罗曼罗兰的日记,约在死后十年才可发表,这在我们中国恐怕办不到。

 

  本过现在的读文人的非文学作品,大约目的已经有些和古之人不同,是比较的欧化了的;远之,在钩稽文坛的故实,近之,在探索作者的生平。而后者似乎要居多数。因为一个人的言行,总有一点愿意别人知道,或者不妨给别人知道,但有。‘部分却不然。然而一个人的卿气,义偏爱知道别人不肯给人知道的一部分,于是尺族就有了山路。这并非等于窥探门缝,意在发人的阴私、实在是因为要知道这人的全肋,就是从小经意处,看出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 就是在《文学概论》上有了名目的创作上,作者本来也俺不住自己,无论写的是什么,这个人总还是这个人,不过加了些藻沛,有了些排场,仿佛穿上了制服。写信固然比较的随便,然而做作惯了的,仍不免带些惯性,别人以为他这回是赤条条的上场了罢,他其实还是穿着肉色紧身小衫裤,甚至于用了平常决不应用的奶罩。话虽如此,比起峨冠博带的时候来,达一网pJ究竟较近于真灾。所以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犊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不过也不能十分当其。有些作者,是连账簿也用心机的,叔本华记贴就用梵文,不愿意别人明白。

 

  另境先生的编这部:b,我想是为了显示文人的全貌的,好在用心之古奥如叔本华先生者,中国还未必有“。只是我的傲序,可不比写信,总不免用些做序的拳经:这是要演编者读者大家心照的。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302/9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2023 读后感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